乱世酒----从《世说新语》看酒的现实意义和超现实意义

乱世酒----从《世说新语》看酒的现实意义和超现实意义

ID:8978614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3

乱世酒----从《世说新语》看酒的现实意义和超现实意义_第1页
乱世酒----从《世说新语》看酒的现实意义和超现实意义_第2页
乱世酒----从《世说新语》看酒的现实意义和超现实意义_第3页
乱世酒----从《世说新语》看酒的现实意义和超现实意义_第4页
乱世酒----从《世说新语》看酒的现实意义和超现实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乱世酒----从《世说新语》看酒的现实意义和超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乱世酒----从《世说新语》看酒的现实意义和超现实意义发表日期:2006年10月6日      已经有272位读者读过此文作者按:大四时的论文,得过优秀的奖学金,却一直躲在硬盘的角落里;如今有了博客,拿出来晾一晾,以博各位一哂:)引言上起建安,下迄隋朝建立前夕,近四百年的时间里,虽然也有西晋短暂的统一,但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有名的乱世。在这期间,各地割据势力为争权夺势而挑起的战乱不断,各种自然灾难频繁发生,导致人口大规模的死亡;即使生者,也过着一种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生活。乱世之乱更在于思想上的混乱。汉末以来,社会动乱所带来的生存危机和死亡恐惧,使儒学日衰,与道、佛两教三足鼎立;而法家思想

2、、无政府主义思想、逍遥论、养生论、纵欲论等各种思想也乘机流行。在这样一种大变动中,人的生命变得弥足珍贵,个人价值被史无前例地提升至最高点。文学从此不再是政治的附庸,史传的主流,正如鲁迅所评价的,魏晋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世说新语》记述的就是后汉至东晋三百年间的文人名士及政府官员在特定情况下的神情举止和只言片语,由南朝刘义庆及其门人搜集整理而成,是笔记小说的先驱和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者。全书按人品行为分三十六门,只一个两镜头简洁地表现人物的品貌精神和内在人格,遵循着一种"以行写神"的美学原则。在《世说新语》中,与酒有关的小故事竟占了近十分之一!酒虽然一向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3、活跃份子,但似乎还从未有过如此重要的地位。酒中包含了人间百态、世中万象,它在自由地表达了自我选择的同时,更体现出复杂的社会集体无意识。因此,本文将《世说新语》中的"酒"独立出来,分魏晋之际、西晋及东晋三个历史阶段,从饮酒行为、历史背景、以及酒中的追求,来考察酒在乱世中的现实意义;而在其超现实意义上讨论个人追求和魏晋风度的流变。前人论述酒在社会生活中虽然是个主角,然而在清代以前的文学批评中却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对于"酒"的研究多从饮酒者个人行为的角度出发,散见于人物传记和各种诗话之间。清代灭亡后很短的时间内,在三四十年代忽然兴起一股"魏晋热"。学者们纷纷打破了所谓"清谈误国"等传统的认识方法

4、,从审美的角度、人性的角度对魏晋的意义与价值给予大力肯定。其中有很多作家论及魏晋名士与酒的话题。如宗白华先生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侧重于酒中中国人的美感和艺术精神的特性;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侧重于从政治与逻辑的角度为建安与竹林时期饮酒服药的名士风度作出合理解释;王瑶先生的《文人与酒》则是按酒的内容的不同,打破了时间顺序来叙述文人与酒的种种关系。这些论述为魏晋问题奠定了基础,更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另外一次"魏晋热"的高潮则在文革之后改革之初,人们将魏晋风度视为知识分子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纷纷撰文,但只是从表层意义上阐发了魏晋风度如何洒脱,忽视了部分史实

5、的准确性,更带有作者主观想象的片面性。作为一名大学四年级的毕业生,我深知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不及前人万分之一,但从兴趣出发,我依然选择了这个论题。我将自己的研究范围缩小至《世说新语》中的酒文化,希望从现实、超现实两个角度考察魏晋乱世酒意义的流变。因个人能力有限、积累的资料有限、时间仓促等各方面原因,必然造成本文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本文论述有的直接采纳了前人的观点,有的进行了大胆的假设,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同学指正。一、魏晋之际1.传统中走来的酒酒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至少有八千到一万年的历史了。建安时期,酒的地位迅速提升,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背诵的佳句

6、。酒成了解忧的良方。那么忧从何而来呢?众所周知,汉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乱世,历经了董卓之乱、曹操挟帝、党锢之祸、三国鼎立,人们忧的是家国破碎,身世飘零;忧的是生命易逝而功业未成。但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乱世,既成的顽固的模式被完全打碎,儒家思想被动摇,个人得到了解放,士人的独立人格也渐渐形成。《世说新语·德行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从酒与礼在儿童观念中的冲突上可以看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人与人之间必然

7、会产生出一种陌生与无所适从的感情。生当乱世的人们不能不在热情与被抛弃、自然与礼教、追求与失落之间艰难地平衡,而有理智偏又发现理智无用的人们则干脆"终日共饮而醉"了。饮酒之风盛行,难怪孩子们也要去尝一尝了。2.痛与生正始之后,曹魏政权实际已落入司马氏之手。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子司马师秉政,两年后,废齐王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司马师死,其弟司马昭代之执政,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司马昭死,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