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的道德教育

《大学》中的道德教育

ID:8964588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3

《大学》中的道德教育_第1页
《大学》中的道德教育_第2页
《大学》中的道德教育_第3页
《大学》中的道德教育_第4页
《大学》中的道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中的道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中的道德教育《大学》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它揭示了儒家理想人格修为的一般过程。《大学》说:”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因此,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起点与归宿;又是教育的依据与途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教育的目的。整个《大学》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构成了一个自生自成、修已安人的道德教育体系。一、教育目的《大学》开头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指人本所具有的美好德性,但这种先天固有的光明德性并

2、不是永存不衰的,它有时又会被人的欲望所蒙蔽。“明明德”的目的就是要把蒙蔽人们的欲望除去,使人本有的灵明德性得以光大显扬。朱熹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成民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固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1)“亲民”的“亲”字以“新”字解,有革新的意思。如《大学》曾引《尚书汤之盤铭》曰:“荀日新,日日新。”《康浩》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亲”作“新”解,正合《大学》本意。《大学》三纲

3、领,先讲“明明德”,即申展自己的明德,在此基础上再去帮助别人,使人人都能象自己一样去除旧维新。“止于至善”,是指《大学》所要求达到的最高理想,《大学》原文的传三章曾对“止于至善”作过解释,这种解释正合《大学》原意。《大学》云;“《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放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放忠。为人子,止放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通过上面所引《大学》传三章的解释看,所谓“止于至善”,即人们通过明明德及新民达到

4、了仁、忠、孝、敬、慈、信的最高理想境界。二、教学内容《大学》篇是以“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而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末的。《大学》认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又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看到了修身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做到了身修,则家可齐、国可治,天下可平的目的。这里非常明确地指明了《大学》是以修身为其本,而其它诸项相对来说则是末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只所以相对修身来说是末,因为它们仅是修身的途径与手段,齐

5、家、台国、平天下相对于修身来说也是末,因为修身制约着齐家、治国、平天下。三、教学途径《大学》认为,修身的途径是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对于诚意正心,《大学》在其传里曾作过解释“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此所谓修身在正其心。”即是指排除忿怒,恐惧、好乐、优患等情绪影响,使自己的道德信念更加坚强。又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奥,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的方法是”诚意”和”正心”的根本方法,

6、它要求一个人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能以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警惕自己,是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从而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四、教育主客体《大学》所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的教育程序,也体现了教育主客体宗旨:”修己安人”之道。这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修己”是教育自己,”安人”是以自己修成之德行影响感化他人,达到天下的和谐太平。“修已”是“安人”的前提,“安人”是”修己”是一个由己到人的自然外化的过程。修”己”之“己”是主体,安“人”之“人”是客体。”修己”即是修身,是主体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慎独”就是时刻严格要求

7、自己,使自己随时处在自觉状态中,这也就是自修。《大学》还说:”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这种以主体为中心的自我教育,是一个自我修持、自我振作、自教自得的过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份内的事,自然会“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如此修身达到“君子”的人格才会自然外化成”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安人”:才会”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才会”孝”即能”事君”,”弟”即能”事长”,”慈”则能”使众”;才会“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8、必偃”(2);治国平天下的本领都是与自己的道德修养一脉相通的,而对于所安之人来说,又是一个”修己”的过程。这就是”修己安人”之道的核心,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大学》所提出的教育理论体系中,目的、程序、内容、方法都是有机地相统一的。纲领中的“明明德”,即是条目中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