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班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要求

高中数学班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要求

ID:8958699

大小:1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3

高中数学班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要求_第1页
高中数学班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要求_第2页
高中数学班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要求_第3页
高中数学班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要求_第4页
高中数学班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班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数学班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要求节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1集合与命题知道集合的意义,能利用列举法与描述法表示集合,懂得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能用集合的基本语言表述问题;会进行集合之间的运算,能用区间表示集合。理解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问题中的充分性、必要性或充分必要性;会利用集合思想理解逻辑关系。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证明理解利用两个实数差的符号规定两个实数大小的意义是建立不等式的基础,能够从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类比得到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加以证明;会用不等式的

2、基本性质判断不等关系和用比较法、综合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掌握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及表达方式。掌握基本不等式,并能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3解不等式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在探索不等式解法的过程中体会不等式、方程和函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会利用转化的思想解分式不等式;会解一些简单的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在运用不等式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4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是变化中的两个量的一种对应关系。

3、掌握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常见的函数表示方法有(1)解析法、(2)图像法、(3)列表法。掌握求函数定义域的基本方法,会在简单的情形下求函数的值域。5函数的基本性质从直观到解析、从具体到抽象研究函数的性质,并能从解析的角度理解有关性质,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反映这些基本性质的图像特征;会根据不同的问题灵活地选用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会利用函数的性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领悟数形结合的思想。6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理解幂函数的概念,通过简单的幂函数、二次函数等为例研究它们的性质,体验研

4、究函数性质的过程与方法;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图像,理解有关的基本概念,进一步领会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会用计算器求对数的值;理解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性质,并掌握其关系;理解对数函数的意义,体会变换思想,根据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是互为反函数的关系,研究与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7指数、对数方程与不等式解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概念,会解简单的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在利用函数的性质求解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的过程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会求指数方程与对数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与转

5、化思想解与指数、对数有关的不等式问题。8三角比与运算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形比的定义,理解角终边上点坐标与三角比之间的关系,能运用三角比的定义解决相关问题;掌握同角三角比之间的关系式,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并能灵活运用同角三角比之间的关系式进行三角式的求值与化简;会利用三角比的定义推导诱导公式,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会用这些公式进行三角恒等变形与求值。了解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推导过程,体会三角变换的思想方法,掌握二倍角公式。9解三角形会根据已知的三角比的值求角,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会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6、以及有关三角形有关三角知识解三角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三角比的知识去观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用数学的意识。10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掌握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等性质,掌握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会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能类比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研究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1数列的的概念理解数列的概念,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明确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能够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此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会根据数列的项对数列进行分类,知道递增数列,递减数列的概念。

7、1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会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掌握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定义,会求等差数列的前的和,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并能用不同的公式求和。1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会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掌握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求法,会求等比数列的前的和,并能用不同的公式求和。16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理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与基本量的求法,会用类比的思想解决与等差、等比相关问题。17数列求和求一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前项的和我们可以直接用求和公式计算。求

8、一个非等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可以通过对数列通项公式的变形化归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求和问题。主要方法:(1)分组求和法;(2)裂项相消法;(3)逆序相加法;(4)错位相减法;18数列高考题选对当年高考试题中有关数列问题进行精选、精讲,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与信心。19向量的基本概念理解向量的基本概念,明确向量是具有方向与大小的量,会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