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ID:8958198

大小:1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3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教案《课题: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材分析   1.知识特点:人造卫星是高一新教材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中的最后一节课的内容,新教材的编排与原教材相比,稍有变动:①由选修内容改编为必修内容;②删掉了原材料中的“人造卫星的应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的内容;③加入了“向不同轨道发射卫星,火箭克服地球引力而做功不同”问题的分析;④把第一宇宙速度v=的推导放入课后的习题中。新教材针对高一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删减了部分内容,重点突出了“宇宙速度”的教学,并加强了逻辑的严密性。2.知识地

2、位: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体现了知识的力量,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教材不但介绍了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因此,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3、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

3、科学探索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三、情感目标介绍我国人造卫星的发展史及航天事业发展的现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设计思想本节课是应用课,学生已学过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基本理论,具备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所以在设计中突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通过设疑→思考→启发→引导这样一条主线,,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来掌握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以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的“供需平衡”关系为讨论基准,以逐步提高发射速度为思维主线,激发鼓励学生的大胆思考

4、、积极参与充分拓展学生想象空间,结合理性的数学计算,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教学重点:1、理解人造卫星所需的向心力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2、掌握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教学难点:1、理解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的区别。2、应用力学知识分析人造卫星的运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自古以来,人类遥望着广袤而深邃的星空,期盼着有朝一日能离开地球,飞向太空。中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早在十四世纪末,我

5、国明朝一位名叫万虎的人就做过首次升空的尝试。他在椅子上装上47枚大火箭,让人把自己捆在椅子上,并两手各拿一个大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飞上天,当火箭被点燃喷火后,这只被称为“飞龙”的座椅一下冲出山头,并急速上升,但没过多久,当火光消散后,飞龙突然下坠,撞毁在山下。万虎的尝试虽然失败,但他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勇敢和智慧,宣告了人类航天活动的开始,并激励后人去进行新的尝试,为了纪念这位航天先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以“万虎山”来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表彰他对航天事业的贡献。今天,人类已

6、经实现了登上月球的理想,我国也将在2005年实施登月的“嫦娥工程”,人类已进入新的航天时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卫星的一些知识。(板书)第五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二、新课教学:1人造卫星  (介绍)1957年10月,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开创了人类航天时代的新纪元.我国在1970年4月20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现在已成为世界上第五个依靠自己力量研制成火箭发射卫星、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第四个用一枚火箭发射多颗卫星的国家.(课件展示)我国所发射的各种功能的卫星。(教师)人造地球卫

7、星在各个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那么人造地球卫星是怎样发射升空的,它为什么绕地球运行而不会掉下来?(讨论)我们知道在地面上一定高度以初速度υ0向水平方向抛射出的物体由于重力作用,将会沿一条不断向下弯的曲线——抛物线运动,最后落到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它同时参与了两个各自独立的分运动:沿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射程可以这样计算:s=υ0t如果物体的初速度增大一倍,则它的射程也增大一倍,人们普遍认为,不论初速度多大,物体总会落到地面,这是由于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但是同样在地

8、球旁边的月球,也受到地球引力作用,为什么不掉向地球呢?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总是把地球表面看成是理想平面,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当物体初速度较小,射程不大时,这样处理是可以的,但是,地球实际上是一个球体,如果物体的初速度比较大,射程比较远,上述处理就不准确了,这是因为当抛出的物体沿曲线轨迹下落时,地面也沿着球面向下弯曲,重力的方向也跟着改变了,牛顿对物体的运动作了进一步设想:如果物体抛出的初速度更大些,物体就能抛的更远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