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49395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3
《县域耕地―人口―粮食系统与耕地压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县域耕地―人口―粮食系统与耕地压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211文献标识码:A:0439-8114(2016)01-0258-05 DOI:10.14088/j.ki.issn0439-8114.2016.01.065 耕地-人口-粮食系统是一定区域尺度上的复杂耦合系统,是以耕地资源为载体进行开发利用,以粮食生产、消费和流通为纽带,进而满足人类的粮食需求[1]。现阶段,基于中国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实情,努力提升区域内现有耕地生产潜力成为解决粮食安全的首要途径[2],亦是不少学者与政府关注的焦点所在。为权衡系统的
2、动态演变,可基于耕地、人口和粮食选择有关总数和均数指标进行研究,但并不能确切显示耕地资源所承受的压力[2]。为精确量度区域系统内三者之间的复杂联系及协调状态,蔡运龙等[3]建立了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并提出了耕地保护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响应措施。关于粮食安全与耕地压力指数的探索大多集中于耕地、人口、粮食的动态变化分析[4-6]、耕地压力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6-9]以及趋势预测等方面[9-13];而预测方法的探讨也主要集中于时间序列中的平滑法[9]与回归分析以及灰色GM(1,1)模型[11-13],但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尺度和大区域或省级尺度
3、,对市县等小尺度的讨论偏少[6,7]。然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有快有慢,粮食生产格局和耕地保护形势亦存在着巨大差异,而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结合点的县域,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单元,其比较优势在于粮食和农业,三大地区内部县域系统因其自然与人文差异更是各有其发展特征。因此,县域耕地-人口-粮食复合系统不仅是区域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的单元细胞,同时是国家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直接承受者,各层次系统之间、系统内部之间协调发展,对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国家粮食供需平衡具有战略意义。 本文以湖北省阳新县为例,对200
4、0―2012年间系统三要素以及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剖析,并对其未来的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进而探索县域耕地-人口-粮食系统的深层次发展规律,为满足长江中游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对土地的需求寻求根本解决之道,对于缓解县域人地矛盾,实现耕地、人口、粮食系统协调发展和经济快速发展,保障“中三角”城市群协调共进、促进中部崛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耕地压力指数动态变化分析 2.1耕地资源与人口的动态变化 2.1.1耕地数量变化2000-2012年阳新县耕地资源数量出现类似于“S”型曲线的波动变化,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图1
5、)。2000-2012年间阳新县耕地面积净增加11600.00hm2,平均每年增加966.67hm2,耕地年变化率达到2.40%。全县耕地面积变化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 耕地急剧缩减阶段(2000-2003年)。耕地面积共减少2720.00hm2,年均减少906.67hm2,耕地年递减率达到2.25%,是耕地减少较为快速的阶段,其中2001年是耕地减少幅度最大的一年。主要是因为进入21世纪以来,全县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土地需求较大,实施了一大批农村水利、改扩公路等建设项目,一批工矿建设项目破土动工,农村违法占地建房行为亦燎原势起;同
6、时比较利益驱动下的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特别是2001年政府狠抓四大优质工程,耕地面积有所减少;此外,政府加大了对长江沿岸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一系列生态工程正呈兴起之势,再加上农民收入的多元化促使部分耕地荒废,这些均导致了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减。 耕地迅速增加阶段(2004-2009年)。耕地面积共增加14440.00hm2,年均增加2406.67hm2,耕地年变化率达到6.41%,是耕地变化速度最为快速的时期。主要源于2004年国家出台了相关配套策略:一方面阳新县从严施行和坚守农地保护任务和原则,使土地利用
7、行之有序;另一方面,加大了耕地保护工作的力度,全力奉行县级、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限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行之有效地推动工程防护、土地整理等工作,为耕地快速增加做出了突出贡献。 耕地保持稳定阶段(2010-2012年)。2010年以来,阳新县经济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均有所减缓,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推广严格的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制度,更加紧锣密鼓地进行农用地改造建设任务,同时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较好地完成了示范点村庄整治任务。 2.1.2人口数量与人均耕地变化2000
8、-2012年阳新县总人口呈现增加趋势,由2000年的94.9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02.07万人,净增人口7.1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面积变化类似(图1),经历了减少-增加-趋于稳定的变化历程,总体上是增加的,即由2000年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