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

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

ID:8947222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3

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_第1页
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_第2页
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_第3页
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_第4页
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民俗艺术元素在当代壁画中的应用  一、当代壁画艺术特征简述  壁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十分久远,它代表着中华美术发展的巅峰。今天,壁画仍然备受瞩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艺术家怀揣着热忱积极投入壁画创作之中,作品或陈列在国内外知名艺术展中,或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共建筑内,成为与人民群众生活密不可分的实用性艺术形式。21世纪之后,壁画艺术以其公众性、时代性而被视为当前公共艺术以及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壁画艺术的公众性  20世纪中国壁画艺术创作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多样性的格局已然形成。纵观当前壁画作品,从抽象形式到具象形式,从装饰性到表现性

2、,壁画创作几乎囊括了所有流行的艺术流派,更满足了不同审美趋向的观众的需要。作为既要美化建筑环境,又要依附于建筑环境,还要满足公众审美需求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公众性的艺术形式,壁画艺术必然是面向所有人的,而不是针对某个层面群体的“象牙式”艺术。因此,它必须坚持“从众心理”,以“众”之所需为创作根据,反之,缺少“从众心理”的壁画作品,必然不能被公众接受,那么壁画作为“公众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也就随之消散。因此,当前壁画创作大都以公众的审美诉求为主,以文化的视角审视生存空间,将建筑环境与公众审美诉求等因素综合一体,体现壁画艺术的目的性和功能性。  (二)壁画艺术的时代性  时代是艺

3、术发展的基础条件,而艺术通常是反应时代精神的载体,壁画创作是对这一点最好的诠释。纵观古今中外那些优秀的壁画作品,无一不充斥着对所处时代的深刻思考,也无一不反映着所处时代的艺术特征,如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张世彦、杜飞等著名壁画家,其作品中深邃的内涵、明确的时代特征、独特的精神层面无不让人有所感、有所思。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壁画的公众性也决定了它的时代性。因为,公众是身处时代的公众,公众的所思、所求都带着时代的特质,而要满足公众的需求,壁画创作就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的特征,体现时代的特色。  综上,公众性与时代性这两大最主要的特征决定了当代我国壁画创作的前路。进言之,“‘85新潮’

4、美术活动大量挪用西方现代艺术的语言方式,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青年美术家们几乎把西方上百年艺术发展的方方面面尝试了一遍……它的意义在于引起了中国美术多元倾向的发生”。[1]在长期的模仿、借鉴中,中国艺术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模仿和借鉴不能解决中国艺术创作的问题,也不能促使我们成为自己,恰恰在不断地模仿中我们丧失了本有的东西。于是,在创作中自省,在自省中寻找自我,传统艺术精神的回归成为如今艺术创作的主旋律。当壁画创作不再模仿和借鉴、当人们渴望走民族之路,壁画的形式语言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摆在人们面前。这其实是一个从学习到自我表现、再到超越自我的创新过程,这里包含着壁画创作对艺术的探知

5、以及对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严肃思考。  二、屏南廊桥概述  (一)屏南廊桥的价值  从廊桥自身的意义上看,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核的外在表征之一,却几乎被人遗忘。它屹立在河流上的廊桥,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关系着古往今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生历程。同时,它又有着极强的使用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政治价值。因此,有人将廊桥视为凝结着华夏文明和中国智慧的艺术品。进言之,廊桥一方面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自身坚固、科学的设计,多变唯美的风格,无一不是自身文化系统同趋深邃的体现;另一方面,廊桥横跨河流,联系着两岸的民生,也默默促进着两岸文化、民俗、宗教等领域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反映着人们在

6、文化、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趋同,呈现着独特而浓郁的华夏气息。  (二)屏南廊桥的现状  史料记载,屏南的木拱廊桥最早的始建于宋代,其余分别始建于元代、明代和清代,现存的木拱桥都经过历代多次重建或重修,得以保存至今。据《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1986年版),全国木拱桥11座,其中福建屏南3座,这一记载属不完全统计。后经调查,全国现存木拱廊桥近80多座,主要分布在闽东北和浙西南地区,屏南境内的木拱廊桥有50多座,现存的木拱廊桥还有13座,是全国现存木拱桥数量最多的县份之一。廊桥,又称叠梁式风雨桥,俗称“厝桥”。它是用两组共61根圆杉木作为纵梁,与10根横串梁木交叉构架成八字形拱架

7、,然后在拱架上横铺木板,再在木板上盖以4柱9檩穿斗式构架的桥屋。整座桥不费寸片铁,只凭椽靠椽、桁嵌桁,衔接严密,结构稳固,桥底拱而桥面平,其建筑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桥梁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这种如桥似屋的独特建筑,形似北宋张择揣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但与虹桥相比、建筑风格已由捆绑结构发展为榫卯结构,而且还增加了桥屋。桥屋正中是一条长廊式通道,两边是长木凳。桥屋的梁上记载了建造年月、捐款人、桥筹建者和建桥工匠的姓名,有的还书写着对仗工整、富有诗情画意的对联。”[2]类似这种木拱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