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44009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3
《班级评优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班级评优模式初探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班级评优模式初探 文/丁琳辉 摘要:评优工作一直是班级工作中的一把标尺,体现了班级的价值观。评优工作的公平度、透明度、成功度决定了班级发展的方向。评优过程可以作为一次价值引导的教育过程。通过评选正面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自我完善、奋发向上;通过参加评选过程,体验公平公正的民主生活,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班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评优;价值观;班级管理;教育过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评优工作是
2、班级对学生肯定的最佳标准,促发学生上进的教育环节。评优工作虽然往往具有终结性或一次性的特点,应当把它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一个环节,着眼于长期性的准备过程和后续发展。 一、评优、考核方案 1.制订时间:开学第二周和第三周 学校、班级评优时间是在期末,而平时的班级价值观不能及早地植入学生心中。很多学生到了期末才想到评优,容易出现优秀的同学表现得更好、相对不优秀的同学表现得无所谓。缺少了一种优秀在平时的意识,就把评优工作成为临时性的突击检查,损失了价值引导的教育机会。 2.方案理念:树优秀、创优秀、学优秀 对于高三学生,评优理念要体现班级价值观:尺心尽
3、力迎高考。同时提倡评优标准多元化,“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让评优给每个人以机会。此外,还应提倡纵向的发展性评优,着眼于每个学生进步的相对评比。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小评优带来的负面效应。 全班学生根据不同的评选内容参与制订相应的评优标准,比如说,优秀干部侧重的是积极为班级服务,三好学生侧重的是学习、思想和体育,文明生侧重行为规范等。 3.制订过程: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要结合 方案的制订过程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周记让每位学生把自己认为的标准或方案收集提交,评优条例制订小组讨论、公 示,个别学生反馈、修订。要让学生感觉到评优方案来自于自己的想
4、法,自然能得到全班的认同和遵守。 同时教师“主导”也要能得到体现。否则,容易出现偏差情况:热情高,敢管理,责任心强的学生,因平时常得罪人而落选;那些“老好人”却因平时不得罪人而当选。引导学生关注同学平时为班级的付出和面对高考的尽心尽力。 二、评优、考核具体条例 评优候选人要求:符合必备条件。符合选备条件1者,需再符合2~7条件之一。 不符合选备条件1者,需符合2~7条件之三者,方可作为候 选人。 1.必备条件 符合学校、班级的要求,规定。无较大违纪行为,无学校、班级处分。 符合高中生形象,能尽心尽力迎高考。(参看班级公约)
5、 2.选备条件 (1)行为习惯良好 本学期内个人行为对班级无不好影响,课堂纪律良好。学习上积极向上,为人处世诚实、守信、担当。 (2)学习成绩优异 至少在一次月考中冲入班级前十二名或进步前十二名(班级人数的20%),且无明显退步(有两次考试年段名次退步50名及以上或有一次考试年段名次退步80名及以上)。 (3)工作尽职、到位 担任班级相应职务(包括小组长),且工作受班级师生认可。 (4)获校、班荣誉 获学校、班级等任一荣誉者。如,获学校“十佳孝星”;班级“每月百星”;包括入围“每月百星”的候选人。 (5)为校、班级作出
6、贡献 每月百星优秀团队中的优秀成员(参看1)或在运动会、家长会、大扫除、突击任务等任一校、班活动中表现积极、优秀的同学。 (6)受同学肯定 帮助同学的具体事迹描述且有相应成果。 (7)受教师肯定 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推荐(班主任推荐2位,任课教师推荐1位)。 三、评优、考核操作流程 优秀名额: 三好生3名,优秀干部1名,优秀团干1名,优秀团员5名,文明学生5名共15名 评优流程:自荐(按评优条例)—审核(审核小组为班委成员)—选举(不记名方式)—推优(推优小组临时产生) 1.自我推荐 按学期期初制订的具体方案,在
7、期中后下发候选人申报表,接近期末学生按评优条例自我推荐。让评优贯穿整个学期,成为教育的过程。 2.审核 审核小组为班委成员,共7位。 ①筛选:审核小组根据条件严格审查同学符合条件是否属实,从中符合条件的同学中淘汰3个行为习惯差(尤其是自修纪律差,不尽心尽力)的学生 ②复活:从所有未入选的学生中挑选出7位同学,其中得到6位班干部的签名同意的3位同学成为候选人。 ③条例中的第7条“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推荐(班主任推荐2位,任课教师推荐1位)” 可以是在自我推荐中应用,也可在审核过程中成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