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25440
大小:10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2
《11年社工、法学新生成长适应小组计划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1级社工、法学新生成长适应小组小组活动策划执行手册工作员:任梦竹、田源指导老师:马泽春2011年10月目录一、小组原因……………………………………………………………1小组理论背景………………………………………………………1二、活动对象……………………………………………………………2三、小组设计的过程……………………………………………………7第一节……………………………………………………………3第二节……………………………………………………………3第三节……………………………………………………………5第四节…………
2、…………………………………………………5第五节……………………………………………………………5四、经费预算……………………………………………………………6五、机动措施……………………………………………………………6六、评估方法……………………………………………………………7七、参考书目……………………………………………………………7“11级社工、法学新生成长适应小组”小组计划书1、设计小组的原因:经过高考的奋力拼搏,大学新生满怀希望进入高等学府。面对新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新的人际氛围和生活环境,可能会出现“心理不
3、适”。入学之初,新生由于水土不服、想家等原因,往往出现不能融入班级和宿舍,甚至想退学等现象,并引发焦虑、倦怠、烦乱、无聊、自责和行为上的不良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也有研究者把大一这段适应时间称为“心理间歇期”。这本属正常现象,但如果不对其加以引导和疏通,一味任其蔓延,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严重者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此小组旨在帮助组员杜绝这一问题。 新生的学习适应主要集中在专业认同、自我定位、学习方法三个方面。有些新生由于填报志愿盲目或者是被调剂专业的原因,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有可能发现对专业
4、提不起兴趣,看不到本专业发展的希望,自然对所学专业产生不认同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另外,大学学习风格的改变也要求新生转变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安排学业的能力。大学课堂容量大,教师讲授比较抽象概括,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加之大学课余时间比较多,自由度大,这让不少学生感到很吃力、无助、无所适从。新生面临着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困惑。大学生的组成比高中要复杂,不同地区、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学生走到一起,难以很快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加之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交际圈,到了大学校园更不追求尽快融入集体。如果学生
5、一味坚持“自我中心”,相互之间不理解、不体谅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另外,新生初来乍到,彼此陌生,青春期又有“闭锁性”的心理特点,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同学之间交往较谨慎,都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难免产生“知音难觅”之感。可靠的故友、亲人都不在身边,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自然有了压抑、孤寂和烦闷的抑郁心理。鉴于此,社工09821和09822班在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资源的有利条件下,在专业老师及社工专业优秀学生的共同协作下,同时配合我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我院11级新生范围内针对新生的自我适应能力、人际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
6、力等方面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由已经学习和正在学习小组工作课程的社会工作的学生,结合专业理论与专业方法,开展各种性质、类型的小组实务,吸引新生自觉自愿的参加到小组中来,在工作者的协助下,帮助大一新生提高适应功能,改善人际关系,树立自信,进而明确自己的大学目标,学会制定未来四年的学涯规划,从而使大一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在大学中快乐成长。2、小组的理论背景: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的社会觉得,时间角色的自我认同。如果一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细心
7、,将不能正确的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中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5个等级构成的,它们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本小组将从这点出发帮助组员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另外,通过培养组员学习的积极性,帮助组员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强化而后天习得,强调教育和环境的重要性。组员可以在小组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模范,纠正错误的
8、行为,习得正确的行为。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的重要性和人与环境的交互决定论。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他们会在小组中真实地表现出各种适应性和非适应性的行为,他们也会分享各自的想法、经验、感受。这样,小组就提供给每个组员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的适应性行为。"价值澄清"是美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