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六册综合测试题

初中语文第六册综合测试题

ID:8915005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2

初中语文第六册综合测试题_第1页
初中语文第六册综合测试题_第2页
初中语文第六册综合测试题_第3页
初中语文第六册综合测试题_第4页
初中语文第六册综合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第六册综合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第六册综合测试题考生注意:1、本考卷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时量120分钟。2、第1——14小题的答案,均请写在答题栏相应的位置上。否则,不予计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阔绰chuo别墅shu缄默jian隽美juan   B.鸡埘shi天堑qian携手xie畸形qiC.辗转zhan相中xiang玷污dian轩辕yuanD.颓唐tui诀别jue褴褛lu溺爱ni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徇情枉法归根结底前赴后继见异思迁 B.

2、人声鼎沸金榜题名惊惶失措才疏学浅 C.扬眉吐气肆无忌弹陈词烂调油然而生 D.三顾茅庐梦寐以求别出新裁痛心疾首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B.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C.“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高新区的发展,我省的长株潭、常岳益两个高新区均在其中。   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4.下面的一段话使用了那些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散播的万头攒动,点播

3、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颗心芽简直就像一颗流动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清新的诗?    A.排比、拟人、夸张、比喻、引用  B.排比、拟人、夸张、比喻、设问C.拟人、比喻、引用、对比、反问D.排比、拟人、比喻、引用、反问5.填入下面各句中空缺的字词,恰当的一项是  1.只要春风(  )到的地方,到处是轻轻的野草  2.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  )下帽子,油光可鉴  3.(孔乙己)他从破衣袋里(  ) 出四文大钱   4.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  )过市场的广场 

4、  A.刮  除  拿  走   B.刮  脱  拿  穿C.吹  除  摸  穿   D.吹  脱  摸  走6.下列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A.“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是孔子说的话,“浩然之气”是正大刚直之气。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云中”“冯唐”都是地名。此句反映了词人欲驰骋疆场的爱国感情。C.《藤野先生》、《孔已己》都选自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 D。《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第三回。《水浒传》与《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同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二.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2*8=16)(一)它没有婆娑

5、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他不美。如果美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为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哨兵?难道你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

6、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7.作者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用的手法是A.对比B.先扬后抑C.衬托D.由此及彼8.这段中由写“形”到写“神”的过渡性词语是 A.如果......那么     B.也许           C.但是          D.没有9.这一段指出了白杨树的许多象征意义,选出其中最主要的一条 A.象征了北方农民B.象征了守卫家乡的哨兵C.象征了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识 D.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7、,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0.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乡为身死而不受D.此之谓失其本心    11.与“其高下之势”中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B.为宫室之美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D.此之谓失其本心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意思B.文章至本段意思有了转折,点名有人去接受不合礼义的万钟之禄,这是为了

8、追求名利。C.本段比上文意思更进一层,既然在危迫之际不接受膳食豆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