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

ID:890805

大小:71.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9-25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_第1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_第2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_第3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_第4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任务书系别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班号姓名1、毕业论文题目:摧枯拉朽去意彷徨——论余华小说的破和立2、毕业论文任务及要求:(1)要求对研究的作品达到了解、熟悉的程度,可以复述作品内容。(2)按照教学管理条例和学分制条例要求完成本科毕业论文。(3)论文要求立意明确,格式规范,文字流畅,有自己一定的独立思考与见解,并由此熟悉写作论文的程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毕业论文要求独立完成,杜绝抄袭。一旦发现有抄袭现象,将严肃处理。(5)时间安排:第7学期末完成选题;第8学期1-2周完善选题;3-4周完成开题报告;5-8周收集资料,并拟出提纲;9-10周完成

2、初稿;11-13老师评阅,提出意见;14-15周定稿,老师再评阅;16周毕业论文答辩。83、毕业论文应完成的项目内容:(1)余华小说的主题内涵(2)现代叙事生出“破”——对传统文学审美颠覆的光彩及价值(3)“立”的不足——具体分析其建构的茫然4、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相关文章.(2)中文期刊网收集的对余华的有关文章.(3)吴义勤.《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4)王达敏.《余华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系主任签发:指导教师签名: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8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系别专

3、业班号姓名1、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2、评阅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定成绩:评阅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83、答辩成绩:答辩小组组长签名:日期:年月日4、答辩委员会评语:毕业设计(论文)终评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答辩委员代表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日期:年月日8开题报告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余华是当代文学最受关注的小说家之一。从前期先锋小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古典爱情》、《往事与惩罚》等中短篇到九十年代向“民间叙事”转变的《呼喊与细雨》(后改为《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

4、部长篇,无不引起国内文学批评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余华的《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6月)和英文版小说集《往事与惩罚》获得澳大利亚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颁发的2002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后,掀起了国内外不同寻常的余华小说研究和出版热,至今尚未退尽。张清华曾说:“2000年秋未,我在海德堡大学讲授课程时常询问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学者——问他们最喜欢的中国作家是谁,回答中所喜爱是余华和莫言。我问他们,中国当代作家很多,为什么偏爱余华和莫言,回答是:感觉他们两个与我们的经验最接近。问他们最喜欢的作品是哪部,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许三观卖血记

5、》”『1』。研究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当代作家,无疑对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交流甚至是文化交流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二: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余华从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写下的作品为数不少,有论者认为按照余华的文学创作历程和作品的风格,可分为四个阶段:1983-1986年,是余华的“写作自我训练期”;1986-1992年,先锋小说创作阶段,余华先锋小说家地位奠定于此;1992-1995年,由先锋叙述转向民间叙事、现实叙事阶段,写成《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1995-1999年,随笔写作为主阶段,于1998-2000年出版《我能否相信自己》、《内心之死》、《高潮》三本

6、随笔集『2』。余华研究者一般都把目光集中在余华的先锋小说和《活着》等三个长篇上。在浩如烟海的余华研究论文中,虽然良莠不齐,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优秀论文,如:倪伟的《鲜血梅花——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叙述》、夏中义、富华的《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变》、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洪治刚《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篇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等,在作家思想、文本形式、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等发面对余华及其小说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并取得了不少成就。而近两三年出版的洪治刚的《余华评传》、王达敏的《余华论》和吴义勤主编的《余华研究资料》等也为余华的作品研究提供了丰富

7、的资料和不少新颖的观点。三:论文的思路和框架1,题目来源:在余华作品的众多研究中,主要是集中在暴力、死亡、苦难等主题和叙述风格、叙事转型等文本形式上,已经形成了不少研究者大致公认的观点和意见。所以我的论文打算从一个比较特别的方向即余华小说的主题价值上入手。有时候我想为什么余华的小说能取得如此成就?为什么欧洲的学者说“余华和莫言的小说和他们的经验最接近”『1』?在阅读一些学者的论文过程中我发现余华的小说(特别是其先锋小说)除了别树一格的冷漠、血腥的现代主义叙述手法,还有一些“对人性的冷峻的剖析与拷问,对世界本质与人类文明结构不懈的探求,对历史与现实清醒的警惕”(指

8、其先锋小说)『3』和对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