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04201
大小:7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11
《外审末次会议发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外审末次会议发言第一篇:2014年外审末次会议记录2014年外审末次会议记录时间:2014.03.3017:00—17:30地点:公司大会议室主持:曾金贵老师记录:陈宝桂参见人员:详见会议签到表会议讨论的问题及建议:●文件评审概述1、质量手册覆盖了标准各条款的要求,删减合理,对外包过程进行了描述,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和可操作性。2、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已按iso9001:2014要求,编制了文件化的程序文件,规定基本详细、合理。换版后,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规定合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综述1、总则⑴已对国际货运代理及报关
2、业务各过程进行了识别,对相互作用进行适当表述;⑵已对删减7.3条款和7.6条款的理由进行描述,适宜;方针适宜,已在公司中有较好的沟通,传达;⑶质量目标量化适宜,已分解到各部门、各班组中,并定期进行考核。2、自我改进机制评价⑴已按策划时期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内审资料完整,审核比较深入,内审员充足,素质提高,内审有效性好,但个别参考条款有漏审情况。管理评审较深入、有效,输入较完整,输出较齐全,建议对管理评审中提出的整改要求写“纠正/预防措施表”。⑵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有效,已能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3、资源管理评价
3、基础设施较充分,台帐较完整,已进行必要的维保控制,但设备的维修计划工作待加强。4、产品实现过程评价⑴已对报关业务、海运业务、船代业务等过程进行必要的控制,制定相应的作业流程,填写必要的过程控制记录,控制方法适宜,人员业务熟悉。⑵发现1个轻微不合格(综合管理部)。查质量记录《固定资产情况卡》,未能进行编号,也未列入《质量记录总览表》中。纠正:补编号,将该表放在手册后作为附件。5、监视和测量方面评价⑴已识别客户要求,并及时受理顾客投诉,已不定期进行较全面、完整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齐全,并进行统计分析,但采取改进措
4、施力度不够。⑵已定期进行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基本适宜,但评价不够深入,特别是部门对岗位服务质量的评价工作待加强。例如:把车队改为经理对每个驾驶员的记录评价;部门对其他部门的评价。可在《服务质量评价程序》中增加:针对各岗位分类对人员进行服务质量评价。⑶已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过程监测,监测方法适宜,控制手段适宜。⑷已对服务过程的不合格进行评审,并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控制适当。对不合格服务的识别基本到位。●结论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有效,体系得到持续改进,运行情况良好。●下次审核建议⑴下次审核时间:2014年3月;⑵重
5、点审核条款及要素4.2.3;6.2;6.4;7.2;7.4;7.5.1;7.5.2;7.5.3;7.5.4;8.2.1;8.2.2;8.2.4;8.3;8.4;8.5;第二篇:关于外审末次会议的几点思考关于外部审核末次会议的思考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外部审核末次会议上审核小组提出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结合小企业的现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个人观点:一、关于产品研发及流程标准化问题小企业产品研发刚刚起步,为形成良好的开端,产品研发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从测试、实施、评审、验证这四方面出发,制定标准化的产品研发说明,统一输出标准
6、,确保研发的产品具有科学的测试过程、合理的实施效果、客观的评审结果和有效的验证程序。此外,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新产品应考虑到地域特色,确保具有可操作性。流程的标准化是业务发展的关键,也是小企业和ipc合作的初衷。当前的新流程已经在区内分支机构的推广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何在区外推广是新流程标准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保持思想的统一十分重要,大家要抛开之前固化的思维模式,摆脱经验主义思想,敢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尝试新方法。二、关于制度建设问题在制度建设方面,小企业条线存在以下几方面有待改进之处:1、制度建设尚未
7、形成系统化的体系,营销环节、不良资产处置环节等出现制度缺位;2、总行和分支机构之间制度的衔接不够完善,制定的制度存在冲突之处;3、分支机构对总行制定的制度理解不到位,在执行中出现偏颇;4、文件制度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1、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授信业务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做指导;2、对于下发的制度,总行加大宣贯力度,组织有效的培训;3、分支机构制定的制度应及时向总行备案;4、在保证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制度的制定应结合实际业务,确保具有可操作性,在正式下发之前,可在部分分支机构进行
8、试行。三、关于岗位固化问题随着小企业的逐步稳健发展,各方面管理逐步趋于稳定和完善,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方式、方法应予以延续和固化。部门内部重要岗位应固化下来,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及主要工作内容,形成标准化的工作模式,防止岗位因为人员的调动而出现职责缺失。对于备选的任职人员,应根据标准化的工作模式,进行适当的培训,最终形成固化的模式。四、关于分包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