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04067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1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研究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地区间经济差距不断拉大也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区际公共服务差距扩大之势,备受关注,不同地区的居民享受差距过大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不仅严重影响人口的跨区流动、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也势必危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变迁 1.改革开放前(1949-1976) (1)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即中央决定收支规模与结构,中央对各地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有:全额补助、收入分享、体制补助
2、和体制上解等,平均分配。 (2)“一五”期间,开始实行收入分类分成的管理办法,相应地,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变为:固定比例分成、调剂收入分享和专项拨款等,仍然带有平均主义色彩,容易导致落后地区“等靠要”,发达地区“怠躲藏”,缺乏发展经济积极性。 (3)“大跃进”时期,1957年开始,实行总额控制的财政管理办法,逐步放宽地方的财政管理权限,要求发挥各方面积极性。1958年进一步扩大了地方政府和国企的财权。同期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包括:企业分成、调剂分成、总额收入分成、体制上解和中央专项拨款等,由于根据各地产量调剂分成,导致“放卫星”泛滥。 (
3、4)1961到1965年,强调合理集中和适度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同期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包括:体制补助、体制上解、中央专项拨款等,国民经济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1966年―1976年的文革时期,财政体制频繁变动,总体上比较分散,先后实行了“收支两条线”、“收支大包干”、“收入固定比例留成”、“收支挂钩、总额分成”等管理办法,财政混乱,国家经济严重滑坡。同期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包括:全额补助、包干上缴、体制上解、差额包干补助、体制补助等。 2.改革开放到分税制实行前(1977-1993) 从1977年改革开放到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我国
4、的财政体制改革围绕“分灶吃饭”展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变迁,按照主要形式的变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977-1979年,国家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改革,先后在多省进行了“固定比例包干”、“增收分成、收支挂钩”等试点办法,为后期改革积累经验。期间,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包括:总额收入分成、专项拨款等。 (2)1980-1984年,国务院于1980年2月颁发了《关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从以前的全额、差额补助改为定额补助(上解),包括:收入分享、定额补助、定额上解、专项拨款。极大地调动了
5、地方积极性,打破了“吃大锅饭”,实现了“分灶吃饭”。但是,由于只改变了“统收”,没有改变“统支”管理,导致中央财力不足,支出负担加重。 (3)1985-1987年,国家推行“利改税”改革,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以后的税种设置,划分各级财政收入,试图改善中央收支,结果是地方收入占比进一步增加,中央占比进一步下降。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包括:总额收入分成、定额补助、比例上解、定额上解等。 (4)1988-1993年,198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地方实行财政包干办法的决定》,各地出现了多
6、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拨款并未减少,且范围越来越广,而收入未见增长,支出负担过重,出现了“穷中央富地方”局面。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包括:收入分享、定额补助、定额上解、递增上解、专项拨款等。 3.分税制改革的过渡期原则(1994-2002)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成立了“国家税务总局”,划分了“国税”与“地税”及其分别征管18个税种,划分了不同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享比例,目标是“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财政部在1995年颁布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设定各地区标准收
7、支出总额,标准收入不能够满足标准支出的地区,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出现了以财力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雏形。为了分税制改革顺利实施,制定了过渡期基本原则: (1)注意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以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为前提,不触及地方既得利益,只对增量部分重新分配,继续执行分税制改革所确立的四种形式的财政转移支付,并积极创新,力求其更加科学规范; (2)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向少数民族及财力薄弱地区倾斜,中央政府从收入增量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以缓解地区间经济差距所带来的财政突出矛盾,使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得到重新调整;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8、,兼顾效率与公平,考虑各地区财政收入努力程度,注意调动地方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 4.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 2002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