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98689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0
《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摘要】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相关理论的论述,对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所取得成功检验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正确的政策建议和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利用;发展模式。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知道,中国常住人口约13.4亿。同年人均水资源仅为2310.4立方米,人均森林面积为0.15公顷,人均能源生产量为2214千克标准煤。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6654.2亿元,占
2、国民生产总值的1.67%。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只有通过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解决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二、循环经济的起源、内涵及与其他理论的联系。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未来的太空飞船-地球经济》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宇宙飞船论”,最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先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保为特征的社会生产活动都属于循环经济范畴。而狭义的循环经济是指通
3、过对废弃物的资源化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废弃物经济”、“垃圾经济”范畴。 自然科学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过程状态变化所遵循的物质和能量守恒。这与循环经济内涵是一致的,循环经济倡导的也是物质的循环流动和资源的再生利用,从资源到产品到废弃物再到资源的循环流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的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已。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实现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来进行资源循环。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为整体协同、相互依存、生生不息的循环演进。 三、日本发展循环经济
4、的背景及政策措施。 二战以后,日本实施了“追赶”政策,举国上下致力于经济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全国都在进行无视与自然相协调的经济开发,从而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由此产生的公害严重扩大。 随着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这要求日本在21世纪必须克服其环境与资源限制,建立新型社会经济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提出了“环境立国”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日本循环经济战略体系由政府、企业与个人三大主体和六个要素构成,六个要素是指战略规划、法律框架、技术创新体系、产业政策、企业社会责任与公民环保意识。在日本的战略构想中,发展循
5、环经济的核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产业和生活消费的抑制,控制废弃物产生;二是通过再利用、再回收来促进资源的合理循环使用;三是通过合理处理废弃物来减少自然环境的负荷。战略规划为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健全的法律体系建设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明确了三大主体在经济建设中的责任,以便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截止新世纪之始,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不包括循环经济基本法(1993年制定)、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2000)、废弃物处理法(1970)和资源有效利用法(1991),其中废弃物处理法下又细分为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19
6、95)、家电再生利用法(1995)、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法(2000),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包括食品再生利用法(2000)、绿色采购法(2000)、多氯联苯废弃物妥善处理特别措施法(2001)、汽车再生利用法(2002)。 在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政策上,1990年开始,日本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对于中小企业环保技术的研发予以大力扶持,补助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率最高可达50%。对于引进循环设备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减少或减免。在融资方面,成立专门机构通过政策性银行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为环抱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进行融资。日本循环经济法律明确指出,企业要对
7、自己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负责,各个企业把自己的废弃物交给专门回收垃圾的部门时要上缴垃圾回收费,从而通过经济手段促使企业节约资源消耗和加强废物的循环利用。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既需要相应的法制环境和雄厚的技术基础,还需要确立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伦理。日本政府通过环保教育、大众媒介等途径做大量宣传,使得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及日本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1、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生态工业园、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情况两方面论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21世纪随
8、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环境压力,国家环保总局将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重要举措,在不同行业和地区进行了试点建设。2001年8月,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