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李镇西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李镇西

ID:8892235

大小:21.9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0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李镇西_第1页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李镇西_第2页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李镇西_第3页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李镇西_第4页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李镇西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李镇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中访友》课堂实录_李镇西师:(李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上课!   生:(精神抖擞,声音响亮的)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今天我们学习《山中访友》。刚才李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也很有感触。文章题目是《山中访友》,我今天是宜都访友,我第一次来宜都。    生:(笑)    师:文中有一句话,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茫茫天地间,我们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今天是一个幸运的日子,因为到宜都来这辈子或许不会只有一次,但今天毕竟是第一次。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间,我和大家在这个舞台上相遇,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我以后可能还有机会遇到你们中间的某一位同学,

2、但是绝对不会在这个舞台上和所有的同学上一节课了,正所谓空前绝后,这就叫缘分,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次缘分。这篇文章李老师也才接触,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请用手势告诉我。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请明确地告诉我。  生:(同学们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  师:(环顾整个教室)喜欢这篇文章,证明大家都读懂了这篇文章。有谁告诉老师,你觉得怎样才算读懂了?  生1:我觉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师:(点头)读懂,就要知道作者写的什么。读懂还有什么标准?  生2: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自己和作者有

3、一个感情上的共鸣。  师:(赞许地)说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鸣。 生3:要一边读课文,一边能想象出课文所描绘地情境。  生4:还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师:(快速地接过话题)你读这篇文章,有什么联想?  生:我联想到了山里的景色。  师:嗯,不错。刚才李老师就由文中作者和蚂蚁的缘分,联想到我和大家地相遇,也就是一种缘分,这也是展开联想。  生5:我觉得要揣摩作者地写作意图,明白他的用意。  师:(肯定地点头)怎样叫读懂一篇文章,同学们说得很具体,也说得很全面,我以为关键有这几点:最起码字要认识,大家在文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  生:(面面相覻,默默无语)

4、  师:李老师有一个不认识的字,“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涧”字什么意思?谁告诉李老师呀?  生1:就是从山间流下来的水。  师:非常好。你怎么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  生1:(笑嘻嘻的)我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做……(做思考状)  师:(摆手)不管它叫什么,知道曾经学过,掌握了这个字就行了。  生2:我以前学过一个词叫“山涧”。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生:有一个地方我不明白。第61面的“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中的“逝川”是什么意思?  师:有谁能帮助他?  生:“逝川”就是流去的一去不复返的河流。 师:“逝

5、”就是流逝。“川”就是河流。(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河流)古人写“川”就是这样的,象流水一样,具有曲线美。    生:(学生大笑)。  师:今天,李老师要告诉大家一种阅读的态度,也就是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读一篇课文。刚才同学们说过读懂一篇文章要明白文章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我补充两点:一是要明白作者是怎么写的?二是读一篇文章,要发现问题。  生:(疑惑地望着老师)。  师:读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不是说明你没读懂课文,恰恰说明你读进去了。越是动脑筋,越是发现的问题多。请同学们把“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八个字写在书上。  多媒体屏幕显示:     “读出自己,读出

6、问题”:  1、或读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时代……  2、或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  3、读出自己:是共鸣、欣赏审美(把自己读进去)  4、读出问题:是质疑、研究、批判(与作者对话)  5、由于生活经验不一样,面对同一篇文章,每个读者的收获不可能完全一样。  师:刚才那位女同学说,读文章要让自己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就是读出了自己。读出自己就是想到与自己相似的思想,相似的情感。有人在看《红楼梦》的时候,看得流泪,是《红楼梦》里面有他的表姐,有他的表妹吗?  生:(摇头,笑)没有。  师:那是因为和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前几天

7、,李老师给同学们读一篇文章《一碗参汤荞麦面》,讲的是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的故事,读着读者,我就流泪了。后来,我跟同学们说:“李老师失态了,但请同学们理解李老师。因为老师在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我的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生活的,这叫什么?这就是读出了自己。  师:什么叫“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不同意的观点做上记号。读出问题就是质疑,研究。告诉同学们,无论什么样的大作家写的文章,你们一定不要迷信课文,不要迷信作者,更不要迷信老师。  师: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这就是老师交给大家的一种阅读态度,这就叫读懂了文章。  师:下面我把

8、课文给大家读一遍,有不懂的地方,注意勾画。李老师不一定读的准确,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