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中的辩证法

《经济生活》中的辩证法

ID:8875838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0

《经济生活》中的辩证法_第1页
《经济生活》中的辩证法_第2页
《经济生活》中的辩证法_第3页
《经济生活》中的辩证法_第4页
《经济生活》中的辩证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中的辩证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济生活》中的辩证法——以“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为例李岚摘要:在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中,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有助于教师解决对教学内容理解不透彻、把握不系统等问题,进而帮助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完善思维方法。本文以《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框题“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为例,从运用联系的观点,把握知识意义,建构知识体系;运用发展的观点,探寻来龙去脉,明确发展进程;运用矛盾的观点,彰显理论活力,感悟知识价值三个方面,对如何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分析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关键词:辩证法《经济生活》教学内容简介:李岚,女,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基础教育研修中心,中学

2、高级教师。思想政治属于人文与社会领域的科学,其本质是价值观的教学,重在培养学习者的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树立了“学生主体”、“生活教育”等科学理念,关注生活、贴近实际、互动分享、探究发现等逐渐成为政治课堂教学的常态元素。但是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在对

3、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教材的文本解读层面;二是只注重拆分讲解知识点却忽略了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三是将鲜活的事实范例简单机械地贴上理论标签,等等。这些问题都表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深刻,把握不系统,导致课堂教学不能彰显思想政治学科的理性美,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活力及魅力,更不能通过教学真正培养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最终弱化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产生上述问题可能有教师的专业水平、人文素养、教学态度等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教师缺乏分析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笔者认为,辩证的思想方

4、法正是帮助我们透彻分析教学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万事万物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同时,辩证法又是我们认识、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自觉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有助于我们透彻分析和科学把握教学内容,进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完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笔者以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框题“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为例,阐述如何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透彻分析。一、运用联系的观点:把握知识意义,建构知识体系“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

5、是辩证方法的总观点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每个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学科以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学科中每个知识都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不是零散的、孤立的,知识间的联系是系统的、丰富的,知识的意义就是通过各种联系表现出来的。1.由此及彼——在关联中理解知识的意义。按照知识分类理论,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基本上属于陈述性知识,即对事实、定义、原理等的描述,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组块,是一种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

6、。知识间可以通过联结和组织形成更大的知识整合体。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学内容,首先应弄清特定知识分别包含着哪些概念、原理、事实范例等;其次要分析主要概念的定义、特征、上下位和同位概念、例子等,在定义和例子、新概念和已知概念的相互联系中理解概念及其现实意义;再次要剖析原理中包含着哪些概念,揭示了概念间怎样的联系,事实范例是怎样体现并证明原理的。“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框主要包含着生产、消费、生产力等概念,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关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等原理。生产与消费都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中,生产是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将人的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获

7、得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物品或服务的过程。它在社会再生产中起决定作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消费则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本框题侧重研究的是生活消费,即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它是恢复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关乎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又依赖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关系,分别阐释了生产与消费以及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这四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力发展社会生

8、产力,则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