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ID:8849742

大小:2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9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_第1页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_第2页
资源描述: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黄颡鱼,俗称嘎鱼、黄腊丁,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常年市场销售价每公斤在30—40元左右。  黄颡鱼属杂食性鱼类,底栖群居生活,易饲养,冬夏季不需专门的越冬和度夏措施。池养时经驯食,能吃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由于套养数量有限,产量较低,黄颡鱼正由搭配养殖品种上升为主养品种,下面根据养殖生产实践经验,将池塘主养黄颡鱼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池塘。黄颡鱼适应性强,只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不渗水、不漏

2、水的池塘均可进行养殖,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  在放鱼种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溶解化成浆后全池泼洒,以杀灭池中野杂鱼和病原生物。清塘消毒5—7天后,加注新水1米左右,每亩施入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150—200公斤,以繁殖天然饵料生物,供黄颡鱼摄食。  二、鱼种放养。早春放养的主要是上年繁殖培育的一龄鱼种,选择晴好天气放养。同一池塘放养的鱼种规格大小应一致。一般每亩水面放养尾重15—25克的黄颡鱼2000—2500尾。在黄颡鱼种入池后15—20天,每亩水面可搭配混养规格为8—10厘米鲢鳙鱼种200—300尾,以充分利用

3、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资源,便于水质调节。考虑到黄颡鱼的食性和栖息习性,黄颡鱼养殖水体禁放鲤、鲫鱼种。  三、饲料投喂。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食“活、腥、软”的饲料,可将小鱼、小虾、螺蚌肉、畜禽加工厂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绞碎后,用土面粉(次粉)作粘合剂,充分搅匀成团状后,放在饵料台上投喂,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参考配方为:鱼粉30%、豆饼30%、麸皮20%、玉米10%、土面粉(次粉)16%、肉骨粉1%、矿物质添加剂1%、多维1%、鱼油1%。  为便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在池中搭设饲料台,投饲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8%,并按水温、天气及

4、鱼的摄食情况而灵活掌握。一般每天上午9—10时和下午4—6时各投喂一次,因黄颡鱼喜在弱光下摄食,故上午投喂一天投饲量的1/3,下午投喂2/3。  四、饲养管理。黄颡鱼属底层鱼,喜高溶氧,清新水质,注意水质调节能促进其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5—6月份,每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7—9月份,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水质过肥,可先排出部分老水,再加入新水,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  在饲养期间,每20—30天用2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7—9月份,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每次用量1克/立方米水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