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黄颡鱼精养技术

池塘黄颡鱼精养技术

ID:27922861

大小:72.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池塘黄颡鱼精养技术_第1页
池塘黄颡鱼精养技术_第2页
池塘黄颡鱼精养技术_第3页
池塘黄颡鱼精养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池塘黄颡鱼精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池塘黄颡负精养技术唐玉华黄颡鱼,又名黄腊丁、昂弓、昂刺、黄姑子等,隶属鲇形目,鲮科,黄颡鱼属,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尽管其个体较小,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刺少无鳞,市场价格一直坚挺,具有较高的养殖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之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进排水口安装过滤拦鱼设施,防止黄颡鱼外逃和其它野杂鱼进入。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塘埂坚固不渗漏,水深保待1.5-2.Oni,池底平坦,淤泥10cm左右,在排水口端底部挖出比叫周低20-30cm,面积为50-60m2的洼坑,以便于成鱼捕捞。2放养前准备2.1塘

2、口消毒塘口修整后,不要立即注水,让其在阳光下暴晒,放养前10-15天,用100-150kg/亩生右灰进行干法清塘,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褐匀,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经一周晾晒后注水0.8-1.0m,进水口应设置30口筛绢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及鱼卵进人。2.2施肥肥水放苗前7-10天注水50cm,然后施肥培育生物饵料,一是施复合肥50kg/亩、碳铵50kg/亩;二是施经发酵后的畜禽粪便50-100kg/亩。1=1黄颡鱼不耐低氧,所以应依照塘口面积大小,配备1.5-3.0kw微孔增氧设备,以便适时开机增氧,确保不发生缺氧浮头现象。每个塘口配备1台投饵机,以便科学投喂

3、,节省人力,提高饲料利用率。3.鱼种放养3.1鱼种质量黄颡鱼鱼种质量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色鲜艳、体表光消、无伤无病。本项0区黄颡鱼鱼种均巾金湖县鱼种场提供。3.2鱼种规格大规格商品黄颡鱼深受市场欢迎,因此应投放大规格鱼种进行成包饲养,投放边种规格为10-15cm/尾。3.3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与塘口条件、环境因素、鱼种规格、饲料品质、管理水平、水源及商品鱼规格有关,放养密度为6000-80⑻尾/亩,同时搭配在生态和食性上无冲突(50-100g/尾)的白鲢鱼种150尾/亩左右,以充分利用养殖池塘的水体空间。3.4放养时间黄颡鱼种的放养时间一般在3-4月份。搭配的白鲢鱼种

4、要在黄颡鱼入池15天后投放。3.5鱼种消毒鱼种入池前需用3-5%食盐水浸浴消毒5-10分钟,以杀灭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消毒后将鱼种一次性放入成鱼养殖池。4饲养管理4.1设置料场根据黄颡鱼喜欢靠边游动和集群摄食的习性,在投饵机前方用密眼网围成10-15m2的料场1个,围网用竹竿固定,围网下缘入水50-60cm,以防饵料随风飘散。4.2饲料选择在黄颡鱼成鱼养殖过程中,选用蛋白含量在42%左右的膨化配合料。鱼种入池后,投喂饲料粒径人小以鱼能吃下为准,通常选择粒径为1.5-2.0mm的膨化料。随着鱼种的增长,逐步改投2.0-3.0mm。4.3饵料投喂野生黄颡鱼喜昼伏夜出摄食,在人

5、工养殖条件下经5-7天驯化,完全讨以进入饵料区白天摄食。投放人工养殖的鱼种,入池2天即便能迅速集群摄食。通常投喂次数为2次/天,早晚各投喂1次,分别于9:00和17:00投喂。由于黄颡鱼有夜间摄食的习性,傍晚的投饵量要偏多,通常占全天投饵量的60-70%,随着鱼种的增长,每星期相应调整1次投喂量,投喂总量以吃完不剩余为宜。黄颡鱼与常规养殖鱼投喂方法略有不同,投喂时要迅速集中投喂,以利于黄颡鱼集中抢食。同时,应注意根据水温、天气等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水温高、水质好,多投喂;闷热天、阴雨天,少投喂或停止投喂。5水质调控水质调控是黄颡鱼养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保持池水肥、活、

6、嫩、爽,溶氧充足是关键。5.1水位调控进入6月份/5,气温升高,应加深水位至1.5-2.0m。通常5-7天注水1次,每次加水15cm左右,透明度控制在30-40cm。向成鱼养殖池中加注新水,可增加水体溶氧,保持优良水质,促进黄颡鱼的健康快速生长。5.2科学使用微孔增氧黄颡鱼属底栖鱼类,尤其在高温季节大量投饵养殖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水质变坏和黄颡鱼缺氧。因此,要科学使用好微孔增氧设备,在晴好天气情况下,每天中午开机3小时左右;产量达400kg/亩以上时,夜间2:00-3:00也需开机增氧3小时左右;如遇闷热、阴雨天时,要适时增加开机增氧时问。5.3生物措施调节采用生物措施调节

7、水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每半月使用1次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能够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达到调控水质之目的。二是根据市场需求,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将达到规格的鱼起捕上市销售,减少存塘鱼数量,有利于水质调控。三是套养白鲢鱼种150尾/亩左右,以净化水质,为黄颡鱼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6病害防治黄颡鱼具有较强的抗病力强,病害较少,但由于鱼体表谢无鳞,全靠皮肤黏液保护,一旦操作不慎,有些寄生虫类疾病比较容易发生,加之有时投喂不当,在水质不良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肠炎病、水霉病等。6.1车轮虫病20天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