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国学的当代意义

弘扬国学的当代意义

ID:8832971

大小:27.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9

弘扬国学的当代意义_第1页
弘扬国学的当代意义_第2页
弘扬国学的当代意义_第3页
弘扬国学的当代意义_第4页
弘扬国学的当代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弘扬国学的当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弘扬国学的当代意义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2009-02-20  来源:河北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学习国学、普及传统文化,正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各地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国学热”,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和迫切要求,也反映

2、了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生命力。历史和现实都昭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又会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何谓国学?   何谓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世纪初起就一直争论不休。国学一词,古已有之。例如,《周礼·春官·乐师》里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小子舞”的记载。《唐大诏令集》所载《令蕃客国子监观礼教敕》中也有“夫国学者,立教之本”。这类记载在古代典籍中并非罕见。但这里的“国学”一词,都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与近代以来所谓国学的含义相

3、去甚远。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大规模涌入中国,开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固有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有识之士重新检讨自己的传统,这才有“国学”概念的提出。所以说,国学是对西学而言的。它的出现是中国传统学术迎接现代化、适应现代化的一种回应。   1902年秋,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拟在日本创办《国学报》。1904年,邓实发表《国学保存论》阐述了保存国学的重要性。在此期间,梁启超撰写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出:“近顷悲观者流,见新学小生之吐弃国学,惧国学之从此而消灭。吾不此之惧也。但使外学之输入者果

4、昌,则其间接之影响,必使吾国学别添活气,吾敢断言也。”(《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第120页)这里,他将国学与外学、新学相对应而非对立。1906年,章太炎在日本鼓吹反满革命,同时提倡研究国学。1922年,他在上海讲授“国学大概”和“国学派别”,后又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对国学做了总结性的讲解,把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五部分。1923年,胡适在为北京大学出版的《国学季刊》所撰写的《发刊宣言》里,对国学做了系统的阐述,直接把国学解释为《国故学》。他说:“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

5、‘国故学’,简称为‘国学’。”同时他还提出了“整理国故”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抗战期间,马一浮先生在江西泰和讲授国学,先提出,“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后又觉着这个定义有失宽泛笼统,又提出,“今楷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第11页)六艺亦称六经,就是孔子删定的六门学问,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实际上只是把儒家的经典列入了国学范围。   从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长期以来,学术界所讲国学虽有歧义,但都指向我国传统文化,只是范围有所不

6、同而已。到目前为止,应该说多数学者对国学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故有的学术,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干,包括儒、道、佛及各家学派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阐释的学问。季羡林先生说得更简明:“什么是‘国学’呢?简单地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季羡林说国学》第1页)   国学不是研究某个特定领域特定对象的具体学科,而是一个涵容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和思想的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的传统学科体系。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外延、内涵二者大小关系是成反比例的。既然国学

7、的外延这样宽泛,那么它的内涵也就不会很大,而是抽象到一种最为基本的属性,归结为一种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哲学理念。究竟国学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是什么?前人做了种种探索。有人主张用梁启超先生为清华大学校训的题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概括,可谓一家之言。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外延、内涵二者大小关系则是成正比例的。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其实不只整个国学是座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别都是座山,里边蕴含着丰厚宝藏,等待我们去开掘。    国学30年:从凋敝

8、禁锢走向开放复兴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可谓持续升温——从国内的大学里开办国学院,国学讲座频频举办,国学领域学者屡屡登上各类媒体,到国门之外的汉服热、汉语热、中国传统文化热等等——所有这些都和改革开放前国学研究领域的凋敝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可见,改革开放的30年大潮,不仅仅为国学研究提供了现实可能,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国学热”,正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日益强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