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

ID:8817300

大小:16.7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8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_第1页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_第2页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_第3页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汉殇(16、东夷的来龙去脉)乙迷一、夷越渊源东夷从哪里来,是个值得玩味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搞清楚,东夷的“夷”是什么意思?“夷”的含义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解释较有启发。《越绝书》解释勾践《维甲令》“习之于夷”说“夷,海也”,说明夷有海的意思,海是平的,后世将夷引申为平,如“夷为平地”。因此,东夷即东海的意思,东海边居住的民族叫做东夷。客观地说,东夷是地名而非族名,单从“东夷”这两个字看不出这个民族的来由。前面介绍过,中国人都是从东南亚北迁形成,从缅甸北迁的形成华羌和苗瑶,从越南北迁的形成百越,那么东夷究竟属华羌系还是百越系?我们先来看史书记载,炎帝是传说中第一支从西北游牧到中原的羌族

2、部落,那时候九黎族已经占据中原,东夷早在山东半岛生根发芽,因此东夷不可能源自羌族。至于苗瑶,东夷从黄帝时代就和羌族联盟共同对付黎苗(虽然出力较少),因此也不可能源自苗瑶。答案只剩下一个——百越。现在的研究表明,东夷文化确实源自百越。东夷文化的两大特征:太阳崇拜和鸟崇拜,与百越毫无二致。商的图腾是玄鸟,并自认玄鸟之后。百越的鸟崇拜还波及通古斯(满族)和朝鲜半岛,因此韩国人自认东夷之后,从鸟崇拜上讲,还是有点谱的。另外,山东古地名具有明显的越语特征,说明东夷人说的是古越语。越人有三大发明(我评的):水稻、桑蚕和独木舟。越人是全世界最早使用独木舟(可能还有筏)的民族,并发明出一些制作独木舟的石器,其

3、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有段石锛,而大型有段石锛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亦有出土,说明早在龙山文化之前,越人(或最起码越文化)已进入山东半岛。其实单看地图,也能比较出,应该是越人先到达山东半岛。羌人从缅甸经四川北上陕西几乎就是红军长征走的线路,艰险程度相信受过本朝教育的人都有“深刻体会”,而越人则从北部湾出发,一路沿着海岸线上行,旅途要轻松愉快得多。况且,如果越人是乘坐竹筏或独木舟北上,比起羌人忍受着缺氧的煎熬翻雪山过草地速度不知道要快多少。对东夷源出百越唯一不利的证据是目前一种极为流行的观点:龙山文化先民的Y染色体单倍型与半坡文化先民一样,都是O3,说明今天汉族主体是龙山文化先民的后代。此观点源于前年发

4、表于《HumanGenetic》上的一篇文章,但我不得不说,这一观点是对那篇论文的过度解读。原文中李辉等研究的是山西陶寺龙山文化先民的DNA。要知道,龙山文化的主体在山东,山西陶寺是龙山文化外围的外围。史前山东是东夷的居住地,而山西则是羌族的老巢,陶寺文化很可能是羌人学习东夷文化的结果,或羌人用东夷战俘或奴隶建立起来的文化。如今,一大票好事者把这篇文章中陶寺先民的O3张冠李戴上升为龙山文化先民的单倍型是O3,这样荒唐的事情居然被广泛承认并到处宣讲,不得不说是中国学术界对东夷问题的无知。当然,即使东夷人的单倍型确属O3也不能说明东夷就一定来自华羌系。百越本身并非一个民族而是一群民族,台湾原住民和

5、良渚文化先民属O1,而壮侗语系的核心单倍型则是O*和O2a,朝鲜半岛和东部阿尔泰民族的特征型O2b显然也是百越史前从东南亚带去的。就此已知,百越包含O*、O1、O2a和O2b,再加一个O3也不奇怪。二、东夷归宿东夷问题的焦点不在它的出处,而在它的去处。东夷最终融入华夏族,还是撤向朝鲜半岛,这才是中韩历史纠葛的症结所在。其实东夷民族的去处在史料上已经留下多条线索。首先是先秦典籍对东夷反抗西周的记载,开始是东夷,后来变成东南夷,徐夷,淮夷,东夷的抵抗中心步步南移已经昭示东夷主力在南撤。另外,我们世代景仰的大禹不经意间留下更直接的证据。下面来看看《史记•封禅书》的一段原文:“昔无怀氏封禅泰山,禅云云

6、;伏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封禅根据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因此,《封禅书》里的“云云”和“亭亭”实指泰山脚下的云云山(今新泰市楼德镇南)和亭亭山(今泰安市区南20公里处)。奇怪的是大禹的封禅:“禹封泰山,禅会稽”,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会稽山在今日浙江绍兴,与泰山相隔千里,大禹的封禅之地怎会相距如此之遥?大禹不仅在会稽祭地,死后还葬在会稽,至今大禹陵依然是绍兴的一大名

7、胜,这件事连范文澜都觉得诡异:遍寻古史,并无大禹在百越活动的记载,为何死后会葬在百越?其实答案很简单,大禹时代的会稽山就在泰山脚下,是东夷的活动中心。当时羌夷联盟,会稽自然也是大禹的主要活动地之一。大禹治水成功,在会稽山论功行赏,大禹还经常在会稽召开部落首领会议,一次防风氏来迟,被大禹斩首,此事至今被学者视为大禹独断专行的证据。现代有人认为,禹在世时已为启继位积攒力量,我认为此说谬也。大禹葬在会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