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调革命进行曲赏析

c小调革命进行曲赏析

ID:8802991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8

c小调革命进行曲赏析_第1页
c小调革命进行曲赏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c小调革命进行曲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C小调革命进行曲赏析周瑜超音乐的美是低调安静的,她们只是以简谱或者音符的形式静静的躺在五线谱上,对于像我这样并不精通音乐的人而言,我并不能够读懂里面正在诉说着什么,她们的激昂、悲愤、快乐都深深的藏在字里行间。可是我无法否认的是,当她们借助乐器被演奏出来时,她们隐藏的感情会瞬间爆发,我不得不折服,为她所倾倒疯狂。对于音乐一向不甚了解,更不用说那些练习曲、交响乐之类的,唯一和她们扯上关系的了解就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贝多芬、李斯特、肖邦。第一次,接触c小调革命进行曲时我并不知道她叫什么由谁谱写,只知道她

2、是由一个叫马克西姆的钢琴家演奏,一向以改编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著称的他,同样对该曲子进行了再次创作,加上了舞曲节奏的鼓点,整个曲目都始终贯穿着愤怒激越与悲痛欲绝的气氛,气势逼人,但主要的风格依旧体现在钢琴上面。在看他现场表演时,被他的演绎深深的迷住。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一首好的曲子,是否被后世的人们所接受,是需要不断的改变与重新演绎的,因为马克西姆的演奏,我爱上了这首上世纪诞生于战争年代的歌曲。在我查阅资料后发现肖邦的创作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与他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思想、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肖

3、邦的创作生涯延续了三十余年(1817—1849),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为华沙时期(1830年前);二为巴黎时期(1831—1849)。肖邦的前半段创作,在华沙度过的二十个年头,总体说来是愉快、开朗的。这样的心境反应在创作中就是乐曲的基调是乐观的,但思想深度却是有限的,毕竟不可能超越一个尚未经历生活风霜、祖国巨变、依旧显得青涩的青年人的思想局限。 1830年至1831年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1830年11月,波兰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华沙革命,环境不再那么平静美好,华沙起义的成功、失败,不仅促使了肖邦一生

4、中的重大转变,使肖邦的思想走同成熟,同时也是他创作前期与后期的分水岭,这前后的区别是极其巨大的,甚至让人觉得仿佛判若二人。由此,肖邦的作品的思想性更高了,情感更深刻了,气势更宏大了。他的作品从具有抒情音诗的特点演变为具有民族史诗式的特点。c小调练习曲正是在华沙起义直接影响下产生的,1931年,离开故国多年的肖邦,于返回祖国的途中,在德国斯图加特得知了波兰的华沙革命失败,俄国军队已占领华沙的消息,但是远在他乡的他却不能回国与祖国人民一起战斗而感到激愤,悲痛之情就通过他最熟悉的方式表达出来,由此他谱写了一

5、系列的练习曲,而这首“革命”更是个中翘楚,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整个曲目都始终贯穿着愤怒激越与悲痛欲绝的气氛,气势逼人。左手将失望与愤怒表现于上下行音阶上,右手奏壮丽的八度.本曲为有魄力的快板,c小调,4/4拍,三段体式。第一段从c小调起经各种转调至降B大调,反映出极度的悲愤与激昂。第二段的情绪稍显平和,但仍是洋溢着满腔悲愤的曲调。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再现,从c小调起又经多种转调,最后回到c小调而终了。我在听这首曲子时,不仅感受到了他的悲伤愤怒,我个人觉得还有一种很浓厚的思乡之情以及不服输的情感。

6、曲子一开始的爆发让人觉得是肖邦内心的情感http://www.docin.com/p-82482570.htm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