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00937
大小:19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08
《知识产权法课程报告(刘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教师姓名何英研究生姓名刘辉研究生学号研究生专业石油天然气工程所在院系资源学院类别硕士日期2012.12.21评语对课程论文的评语:平时成绩:课程论文成绩:总成绩:评阅人签名:中国页岩气开发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摘要随着页岩气开发技术进步和勘探投入条件的改善,页岩气的开采活动将进一步繁荣和快速扩展。在介绍国内外页岩气资源量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以及页岩气资源的战略地位。研究表明:从我国油气总体发展的战略角度,积极寻找天然气后备资源已是当务之急;我国地质历史时期广泛发育的富
2、含有机质的页岩地层具有优越的页岩气形成与富集条件,资源潜力巨大,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必将成为新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重要领域。建议加大页岩气资源的研究力度和勘探投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我国页岩气开发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成我国的页岩气资源储备和勘探开发特色技术,进而开创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新局面。关键词页岩气开发技术 资源 战略地位知识产权保护1.页岩气的储层特征1.1页岩气藏特征及成藏机理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生成储集和封盖都发生在页岩体系中,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以吸附和或游离状态赋存于页岩基质
3、孔隙或裂隙中的天然气非常规聚集。页岩气藏的特征体现在生成、运移、赋存、聚集、保存等方面(1)早期成藏。页岩气的生烃条件及过程与常规天然气藏相同,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热演化特征决定了其生烃能力和时间,但是页岩气边形成边赋存聚集,不需要构造背景,为隐蔽圈闭气藏;(2)自生自储,泥页岩既是气源岩层,又是储气层,页岩气以多种方式赋存,使得泥页岩具有普遍的含气性;(3)页岩气运移距离较短,具有“原地”成藏特征;(4)对盖层条件要求没有常规天然气高;(5)赋存方式及赋存空间多样:吸附方式(有机质、黏土颗粒表面微孔隙)、游离方式(天然
4、裂缝和孔隙)或溶解方式(在干酪根和沥青质中)均可;(6)气水关系复杂;(7)储层孔隙度较低(通常小于5%)、孔隙半径小(以微孔隙为主),其含气量较低,裂缝发育程度不但控制游离状页岩气的含量,而且影响者页岩气的运移、聚集和单井产量;(8)在开发过程中,页岩气井日产量较低,但生产年限较长。1.2页岩的储集空间类型1.2.1裂缝型主要发育在硅质含量高石英含量一般在的富钙脆性泥页岩中,以各种成因的网状裂,缝系统为特征,在页理不发育的块状泥岩地层中以构造缝为主,而在页理发育的页岩中,除构造缝外,还有溶蚀页理缝,次要的还包括钙质条带中的溶孔晶间
5、孔生物体腔孔和粒间孔等。暗色页岩中的裂缝尽管规模差别较大,但仍是游离状页岩气储集的主要场所,裂缝起到储渗双重功能,而且渗透率远远大于基质孔的渗透率,钻遇到暗色页岩裂缝时,还能有较好的气显示,而这正是导流能力较强的体现暗色页岩裂缝类型多样,有高压异常气膨胀时形成的破裂缝,有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理缝,有剪切应力作用形成的剪切缝,也有张应力作用形成的张性裂缝这与褶皱构造和断层的出现密切相关,裂缝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多种类型天然裂缝彼此大范围连通,可形成一个独立的压力系统,也就是一个独立的页岩气藏暗色页岩中的部分充填缝和未充填缝,对于页岩
6、游离气的储集也非常有效。1.2.2孔隙型孔隙是页岩气赋存的重要储集空间由于构造运动造成的裂缝使某些页岩的孔隙率可20%以上,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为页岩气的储集提供充足的空间孔隙主要有粉细颗粒的粒间孔和晶间孔,孔隙的喉道很小,基质渗透率很低,这恰是页岩气被吸附的重要场所,而且孔隙还是页岩气初次运移的重要通道。1.2.3孔—缝复合型孔、缝复合型主要存在于钙质泥页岩互层为主夹薄砂层的地层中,具泥页岩裂缝层理缝和薄层砂岩孔隙等储集空间。1.2.4不整合型地层中的不整合面和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成为储集页岩气的良好场所,同时还能提高页岩层的孔隙
7、连通性和渗透性。一般情况下,单层泥页岩中裂缝系统和孔隙性薄砂体多呈透镜体,延展范围有限,横向变化大总体上讲,页岩气储集空间以裂缝型为主,而且微裂缝是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2.世界范围内页岩气开发现状2.1国外页岩气开发现状目前除美国和加拿大外全球对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并不普遍,美国页岩气开发有80多年的历史,1821年,北美地区页岩气的开发标志着美国页岩气工业的开始,美国是地质勘探程度和开发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年,1976年为了加强对页岩气的地质开发工程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美国实施了针对页岩气研究与开发的东部页岩气工程,使页岩气
8、产量大幅度增加并产出一批科研成果年,1980年为了摸清页岩气的分布规律并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天然气研究所开始对东部页岩气进行系统研究,参与的石油企业从2005年的23家发展到2007年的64家。页岩气产储量逐步提高,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