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796766
大小:6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08
《pt的并列与切换应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PT的二次并列是指两组PT同时向相同的仪表、保护装置输出电压信号,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双母线的倒闸操作过程中,当然有的地方在单母线分段的主接线中PT二次设置了并列装置,在合入分段开关(有的地方也称为母联开关)后两组PT并列运行,在大多数情况下PT的并列是临时的。PT的切换则不同与并列,PT切换的最终状态是一组PT彻底退出运行,另一组PT投入而替代退出运行的PT,从PT的工作状态来讲,PT的并列和切换是不同的。按照二次设计要求(单母线分段)电气一次并列(即母联接通)电气二次亦要求并列,这样可以保证二次电压的质量(两pt分担二次负荷),同时还可以退出一个pt检
2、修而不影响供电。电压切换是用于双母接线的二次回路,保证二次保护、测量、计量所用电压为一次设备所接母线的电压并列只是在母线PT因为检修等原因退出时才运行,一般用于手动切换指的是二次电压经压变闸刀重动继电器切换后成1.2段母线电压电压切换是从一个电源电压切换到另一个电源电压,主要是针对双母线来说的,随着工作母线的切换,电压也自动切换。电压并列是二个电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压,是针对单母分段来说的,分段开关合上后,可实现两段母线上PT的二次侧电压实现并列运行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几个问题的讨论(摘)2007/12/1301:32P.M.1 中性点接地方式
3、我国早期曾规定:将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和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两类。因电流大小难以用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类来明确界定,因此改成分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或经低值电阻器或低值电抗器接地,并要求全系统的零序电抗(X0)对正序电抗(X1)之比(X0/X1)为正并低于3,零序电阻(R0)对正序电抗(X1)之比为正并低于1。反之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电力系统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包括谐振(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2 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配电网中性点与参考地的电气连接方式,
4、按运行需要可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高、中、低值)电阻器接地、经低值电抗器接地及直接接地等。这些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具独有的优缺点。2.1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的优缺点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是指中性点没有人为与大地连接。事实上,这样的配电网是通过电网对地电容接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主要优点:a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稳态工频电流小。这样· 如雷击绝缘闪络瞬时故障可自动清除,无需跳闸。· 如金属性接地故障,可单相接地运行,改善了电网不间断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接地电流小,降低了地电位升高。减小了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减小了对信
5、息系统的干扰。减小了对低压网的反击等。b经济方面:节省了接地设备,接地系统投资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缺点:a与中性点电阻器接地系统相比,产生的过电压高(弧光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等),对弱绝缘击穿概率大。b在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流大,达数百安培,可能引发相间短路。c至目前为止,故障定位难,不能正确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线路。2.2配电网中性点谐振(消弧线圈)接地的优缺点配电网中性点谐接地是指配电网一个或多个中性点经消弧线圈与大地连接,消弧线圈的稳态工频感性电流对电网稳态工频容性电流调谐,故称谐振接地,目的是使得接地故障残流小,接地故障就可能自清除。因此,中
6、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全有并更好些。同样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缺点,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亦全有仅是出现最大幅值弧光过电压概率小些。这是因消弧线圈降低了单相接地时的建弧率。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使用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消弧线圈,跟踪系统,选线装置本身的可靠性。2.3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优缺点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是指配电网中全部或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没有人为阻抗加入的直接与大地(地网)充分连接。使该电网处达到R0≤X1和X0/X1≤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优点有:a内部过电压较低,可采用较低绝缘水平,节省基建投资。b大接地电流,故障定位容易,可以
7、正确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线路。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缺点有:a接地故障线路迅速切除,间断供电。b接地电流大,地电位上升较高。这样:l 增加电力设备损伤。l 增大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l 增大对信息系统干扰。l 增大对低压网反击。2.4配电网中性点电阻器接地的优缺点配电网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接入电阻器,目的是限制接地故障电流。中性点经电阻器(每相零电阻R0≤Xc0每相对地容抗)接地,可以消除中性点不接地和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缺点,即降低了瞬态过电压幅值,并使灵敏而有选择性的故障定位的接地保护得以实现。由于这种系统的接地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