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796451
大小:26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4-08
《毕业论文-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0987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摘要】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会计发生了变革,企业财务人员的职能也由以前的记账、报账转变为现在财务预算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且会计处理对象和会计处理方法也日益复杂多样,风险逐渐增大。会计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会计造假普遍,严重危及会计工作的生命,严重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会计造假产生的原因,会计造假常用手段、会计造假的现状和危害、提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的建议。【关键词】会计造假危害防范与治理目录【摘要】11、问题的提出12、会计造假的定义13、企
2、业会计造假产生的原因23.1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不高23.2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影响23.3企业内外部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够完善33.4制度保障不健全33.5上级下达的任务与企业经营状况实际相背离33.6受政府管理部门绩效政策的影响43.7社会关于会计造假信息的披露程度不够43.8处罚力度不够44、企业会计造假的常用手段54.1账目来源失真54.2账目处理失真54.3核算资料造假54.4成本费用造假54.5往来款项造假64.6资产计价造假65、会计造假的现状和危害65.1会计造假的现状和危害65.2破坏了会计行业的诚信形象75.3
3、败坏社会风气,使政府公信力下降76、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76.1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76.2加重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86.3全面实行诚信教育96.4要合理地建立组织机构和控制制度96.5改善审计体系,强化审计监督功能106.6鼓励股东主动参与监督公司,维护合法权益116.7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补充、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116.8加强会计造假信息的披露程度116.9加重作假的处罚力度127、打击会计造假的意义128、结语13附录(1)参考文献13附录(2)谢词141、问题的提出由于全球范围内爆发的大规模会计
4、造假案,使会计人员本应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操守———“诚信”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当前我国会计造假现象相当普遍,因为各企业、事业单位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粉饰业绩、偷逃税金等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才会引发如此剧烈的信任危机,因而防范会计造假,重塑会计诚信现象,必须摆在行业工作的首位。“究其因才能正其果”,无论是预防,还是措施得力的治理,明确会计造假的成因是必要的,无论是大刀阔斧的打假,还是公正有效的治假,加强立法执法力度、采取正确的对策是必须的。因此,对我国企业的会计造假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会计造假的定义会计造假是指企
5、业决策层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为给小团体或者个人谋取私利,擅自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通过采取各种欺诈手段在会计账务处理中伪造,编造虚假会计资料、会计报表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从会计信息反映的角度来看,会计造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会计事项造假和会计报表造假,前者是指通过诈骗、盗窃等手段,将公司资产变为个人所有或使用,后者则是指通过故意谎报某些财务价值,造成增强获利能力的假象,从而欺骗股东和债权人等利害相关人。3、企业会计造假产生的原因3.1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不高3.1.1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不高,因水平技能低下而
6、造成的非主观意识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3.1.2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在物质利益驱使下,将集体主义甚至会计行业的法律法规抛在脑后,不顾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会计行业规范,不顾一切地恶意涂改、编造甚至伪造会计资料,利用职务的便利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误入歧途、以至走向犯罪;3.1.3部分会计人员受个人利益驱使,放弃职守,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违反财经法纪,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3.2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影响3.2.1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是隶属关系,单位负责人为了追求企业或者个人的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
7、人员施加压力,使会计人员沦为管理者造假的工具。一些会计人员出于对自身工作、报酬、职务等个人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屈从与领导的意图,被迫弄虚作假,有的甚至同流合污;3.2.2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诱发了财务会计的造假行为。企业税收、银行放贷均以企业的效益状况为依据,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有的企业经营者不是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而是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或为了偷逃税款;或为了谋取贷款;或为了个人的名利和地位,在会计帐务中弄虚作假。3.3企业内外部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够完善3.3.1从企业内部看,审计监督工作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缺乏独立性,加
8、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其对会计的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3.3.2从企业外部来看,一是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合力,财政、审计、税收、工商行政管理等诸多监督机关为完成各自的职能任务各有取舍,相互间的配合及监督合力未能形成,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二是社会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