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8课《吆喝》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语文:第18课《吆喝》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ID:8703861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5

语文:第18课《吆喝》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语文:第18课《吆喝》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语文:第18课《吆喝》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语文:第18课《吆喝》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语文:第18课《吆喝》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第18课《吆喝》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吆喝萧乾【课型】自读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囿”“钹”“招徕”“铁铉”“饽饽”“秫秸秆”“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等词的读音、词义。2.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3.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4.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和技巧。过程与方法:以情景感受,重点研读,活动品味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教学重点】

2、1.品味京味生动幽默的语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2.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在材料安排及过渡方面的技巧。【教学难点】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讨论点拨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街头吆喝录音带【教学课时】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列举的词语的音、形、义。2.提前一周到所在城市的街道上去搜集本地商贩的吆喝声,并做简单的描述和评论。教师:搜集当地的一些吆喝声,并进行归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招徕(1ai

3、2)铁铉(xuan4)囿于(you4)隔阂(he2)饽饽(bo1)秫秸(shu2jie1)商贩(fan4)吹嘘(xu1)吆喝(yao1·he)小钹(bo1)荸荠(bi2qi2)2.解释下列词语。招徕:招揽。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囿于:局限于;拘泥于。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二、导语设计设计(一)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

4、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发言,表演)这是老师收集的吆喝声,我们来听听,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蕴味。(教师播放街头吆喝录音带,学生品评)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设计(二)街上每天都有“民间艺术家”免费演出。那或悠长或短促或生动或沙哑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这不,在萧乾的笔下,街头吆喝就有了动人的意蕴。设计(三)吆喝声,是“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如果时光倒流,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

5、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那往昔的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设计(四)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用来评价萧乾的《吆喝》一文再恰当不过了。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这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尤其是随着岁月的流逝,

6、这一切都深深烙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回忆的时候。吆喝也是一种文化。对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对文化的赏析。街头叫卖声,其实也包含着创造的成分,清纯悠扬的叫卖声似乎还包含着创作者的个性:有朴素的有华丽的。具有不同的风格:有简的有繁的;有写实的,有夸张的……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设计(五)广告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我们几乎每天都接触到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

7、术。那么,在信息技术还很不发达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学生猜测)对,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吆喝既是早期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也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吆喝到底具有怎样的一番韵味呢?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萧乾笔下的旧北京城那悠远的吆喝声吧。(教师板书课题)三、作者简介: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