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94221
大小:1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5
《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朗读并背诵古诗。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教学难点能正确、端正地书写8个字。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二、新授新
2、课
3、标
4、第
5、一
6、网(一)初读古诗。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有什么感受。(留空白,让学生畅所欲
7、言。教师点拨强调一点:山上寺院里的楼很高)。3.请学生打开书,自由读古诗,体会诗人作诗时的感受。(二)理解诗句。1.学生研究、合作、体验。(1)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诗句,查字典解决。(2)让学生小组内交流。(3)各小组汇报诗中关键词语及诗句的意思。2.小组汇报。(1)通过小组学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了?(指名说)(2)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高)(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三)诵读欣赏,品读古
8、诗。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2.教师配乐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三、练习1.齐读古诗,加强记忆。X
9、k
10、B
11、1.c
12、O
13、m2.利用课外资料,请同学们把已经查找好的李白的其他诗,读给大家听听。四、总结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
14、象。这里,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五、作业回家后请你把这首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六、板书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敕勒歌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上课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创造一个宁静的氛围,利用多
15、媒体课件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梦景。2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教师在黑板上板题目:敕勒歌。二初读全诗,字词释义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XkB1.com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4全班齐读古诗。二、分步解读,把握诗境1解题意。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6、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
17、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三、再读本诗品悟诗意新
18、课
19、标
20、第
21、一
22、网1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空看蓝天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现,这是多么自然的和谐图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