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86247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含教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教学计划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三册 主备教师:丁宇华 备课时间:2007/08/29 浏览人数:1教案内容:学生基本情况:二年级四个班有学生183 人,其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本班学生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
2、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要求、重点:一、主要任务:数与代数领域•认识乘法•乘法口诀(一)•认识除法•口诀求商(一)•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时、分、秒 空间与图形领域 •认识图形•厘米和米•位置与方向•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 •统计与可能性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本册教材共安排五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二、目的要求1、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2、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3、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5、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7、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空间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常识,充分地观察、操作、判断、交流,在内容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8、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9、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认读钟面
4、上的时间。10、感受“秒”,认识秒与分的关系11、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12、分类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三、重点、难点重点: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难点: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时、分、秒的认识。四、教改措施☆教学调整☆1、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2、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3、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人后。4、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学
5、习不再枯燥无味。教材简析:第一单元 乘法教学要求:1.在现实的情境中加强对相同加数连加的认识。2.在有意义接受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意义。3.逐步培养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先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继续体会乘法的意义。(2)根据图画里“几个几”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初步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整理乘法问题情境里的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第二单元 乘法口诀(一)教学要求:1.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
6、口诀的意义。2.教学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帮助记忆乘法口诀。(1)在列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并向乘减计算迁移。(3)设计较特殊的乘加式题,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3.练习活动多样化,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1)重温编口诀的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2)不断整理口诀,科学地记忆口诀。(3)通过合作学习和独立口算,检查口算能力。4.结合计算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单元 认识图形教学要求:1、以“边”为切入口
7、,体验平面图形可以按边的数量分类。(1)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认识多边形(2)用小棒搭图形,体会几边形有几条边(3)把图形按边的数量分类,获得多边形的概括性认识。2.通过图形的变换活动感受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培养空间观念。3.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第四单元 认识除法教学要求:1.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平均分。(1)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平均分。(2) 联系平均分的操作,体会平均分。(3) 整合认识,进一步理解平均分。2. 联系平均分的活动,教学除法知识。(1) 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