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82476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4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练习试题【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检测与强化训练(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共4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3分)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3分)A.奢(shē)望啜(chuò)泣猝(cù)然泯(mǐn)灭B.禀(bǐng)告慷慨(gài)雏(chú)形茁(zhuó)壮C.诱(yiòu)惑冉冉(rán)玷(diàn)污濯(zhuó)洗D.伫(chù)立厄(è)运 澄(dèng)清邀(yāo)请3.根据语境,在括号里给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紫色的pù()布遮住了粗壮的盘qiú()卧龙般
2、的枝干……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花cāng(),那里装满生命的酒niàng(),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4.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3分)A.绝处逢生专心致志玲珑剔透B.回味无穷坚忍不拨问心无愧C.理所当然繁弦急管抖数精神D.多愁善感温故知新见贤思全5.试将下列广告语还原为规范的成语。(4分)A.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B.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C.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D.万室俱备(某房地产公司广告)()6.对下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B.擎天撼地:形容
3、力量巨大。C.忍俊不禁:忍不住地禁止。D.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我校开展了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B.屋子里放着鲁迅曾使用过的东西和读过的书籍。C.通过读这本书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D.谁也不会否认李老师的课在全校是出类拔萃的。8.把下列诗句连线,使之构成四副对联。(4分)A.黑发不知勤学早a.水性淡泊是我师B.无边落木萧萧下b.白首方悔读书迟C.四面荷花三面柳c.不尽长江滚滚来D.笔枝心虚乃吾友d.一城山色半城湖9.填空。(7分)(1)孔子,名丘,字,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4、、教育家。《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老舍原名,字,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话剧等。10.默写。(6分)语文与我们同行,让我们的精神无比丰富。聆听孔子的教诲:“,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明白了加强修养的重要性;诵读曹孟德的诗句:“,志在千里;,”,我领略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常建清晨进入古寺,我享受了“曲径通幽处,”的清幽宁静;随白居易漫步西子湖畔,“,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景致,让我欣赏了大自然的美丽。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7题。(20分)(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
5、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6、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11.甲文出自写的《·闲情记趣》一书,作者字,是我国(朝代)文学家;乙文选自《》。(5分)12.下列各组句子中
7、加点词的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虫蚁为兽/仁以为己任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人谋而不忠乎C.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D.故时有物外之趣/择其善者而从之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细察其纹理(细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话)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C.驱之别院(赶、驱逐)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这)D.徐喷以烟(慢慢地)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8、15.根据甲、乙选文意思,写出现在常用的四个成语。(2分)、、、16.选出对乙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