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81936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2018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马说》word教案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马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积累一些文言知识2.熟读背诵课文,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疏通能力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理解短文所阐明深刻道理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精妙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引导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实现四化有用人才2学情分析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河南南阳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父母早亡,有嫂抚养。卒谥“文”又世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
2、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用。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3重点难点了解“说”这种文体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
3、“马”字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2【讲授】板书课题并释题《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写“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活动3【活动】朗读课文,疏通大意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a,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比喻人才)b,伯乐指的是什么?(比
4、喻识人才的人)C,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活动4【讲授】学习课文1.听课文朗读,把握准确字音伯乐(le,)槽枥(caoli)一石(dan)外见(waixian)一食(shi)j尽粟(su)食马者(si)駢死(pian)2.通假字祗:通“只”只是食马者:“食”通“饲”饲养.喂养邪:通“耶”疑问尽其材:“材”通“才”才能3.一词多义a.而: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表承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转折但是b.策: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动词执策而临之马鞭名词C.其:安
5、求其能千里也代词千里马其真无马耶难道反问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千里马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千里马4.思考问题A.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B.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如何?(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C.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D.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
6、慨之情)小结: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知遇之难。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长于新时代,能够人尽其才。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天马行空任我行的状语。同学们,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若干年后,你们一定会站在我面前自豪的说:“天下谁人不识我”布置作业:围绕课文当中“人才”这个话题,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300字读后感伯乐识人才的人活动5【活动】板书设计伯乐识人才的人马说千里马人才千里马与伯乐关系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围绕课文当中“人才”这个话题,选取一个角度,写
7、一篇不少于300字读后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