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45142
大小:1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04
《2014人教版语文四下《永生的眼睛》word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永生的眼睛》说课稿一、说教材《永生的眼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课文中的“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后亲自捐献父亲的角膜,这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展现了“我”思想认识升华的轨迹。当年的14岁的“我”和现在的14岁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又是多么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也反映了前辈的耳传身授对后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
2、灭。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项目和课文的重点难点,制定以下教学目的:1.按阅读提示中的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3.体会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三、说学情分析1.器官捐献是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课前可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或调查周围人们对捐献器官的认识、态度,了解为什么会有人反对或不愿意捐献器官,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应放
3、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要让学生先读提示语,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组织学生感悟含义深刻的句子。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本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明确提出,“略读课文在内容上理解上,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用精读课文课文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我的设计理念是以“情”为主题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有一定内涵句子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根据教学目的2、3两项,结合学生实际,我采
4、用“自读自悟——感情朗读——交流体会”的方法进行教学。2、学法:学生用“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说”自己理解的内容,“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五、说教学过程:本文我采用一课时教学,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课件出示几幅盲童渴望光明的图片,进而引出本课课题。(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训练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盲人的需求,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二、提示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读自读提示,看看给我们学习提出了几个要求?学生读,交流明白:第一个要求就是说说琳达一家
5、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第二个要求就是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三个要求就是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是学习略读课文一种重要方法,让如此明确自读提示,旨在“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三、完成教学任务,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所表现的崇高品质。(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琳达一家哪些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做了些什么?琳达一家人准备或已经捐赠角膜。我想问一问:文中人物有谁?学生汇报,师板书:捐赠眼角膜(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一切教学环节的安排,当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密切接触,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进而获得一个总体的印象吧。)(二)
6、生默读课文,勾画出有“骄傲”的句子。(三)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体会。1.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出示句子,师提问:温迪为什么为母亲、外公所做的一切骄傲呢?学生思考发言。(因为外公把外婆的眼睛角膜捐赠给了别人;温迪的妈妈把外公的眼睛角膜捐赠了出去)2、可是,妈妈开始愿意把亲人的角膜捐给别人吗?我们看文章1——4节,谁愿意读给大家。指名读课文。3、当这位同学把第一自然段读完时,我们知道了琳达失去母亲是心情是多么伤心、悲痛。能否把这种失去亲人的心情表现出来?(还是让这位同学读而后齐读。)4、指名接着读。师:当学生读完这4自然段时,我们感觉到了琳达怎样的表现?师
7、:琳达对待捐赠的反应是——哭喊。指导学生朗读感受琳达哭喊时的心情。那么父亲是怎样的呢?请同学自由读一读第五小节,看一看用文中的词来形容父亲的态度可以选哪一个?5、对比感受父亲的伟大。(学习课文第五小节。)6、重点研读父亲的大爱之言!“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