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一《蒙娜丽莎的魅力》学案

鲁教版必修一《蒙娜丽莎的魅力》学案

ID:8643953

大小: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4

鲁教版必修一《蒙娜丽莎的魅力》学案_第1页
鲁教版必修一《蒙娜丽莎的魅力》学案_第2页
鲁教版必修一《蒙娜丽莎的魅力》学案_第3页
鲁教版必修一《蒙娜丽莎的魅力》学案_第4页
鲁教版必修一《蒙娜丽莎的魅力》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必修一《蒙娜丽莎的魅力》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蒙娜丽莎的魅力》学案博山实验中学  张作辉课标点击1、体会作者观赏世界名画时的感受,了解本文所蕴含的对达·芬奇不懈的艺术追求的由衷赞佩之情。2、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3、在阅读中,体味艺术的多姿多彩,感受艺术的美,提升审美境界,从而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 ,提升人文素养。学习目标 1.诵读《蒙娜丽莎的魅力》让我们走进绘画艺术的殿堂,感受艺术的魅力。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作者字里行间对达·芬奇高超的绘画技艺的赞颂之辞,学习达· 芬奇为目标不懈努

2、力的精神。3.学习细腻的肖像描写的手法,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积累整合一、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  肖(  )像   摒(   )弃    面颊(   )   棱(   )角      怅(   )惘(   )   衣褶(   )   标识(   )   相契(   )   瘦削(   )      整体感知二、简要梳理文章的整体结构理解感悟三、在作者看来,蒙娜丽莎有着怎样的艺术魅力?四、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阐释这些魅力的?五、作者认为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性是怎样形成?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探讨

3、了这种成因?品味鉴赏六、作者在评论这种魅力的来源时用了哪些手法?并试着举出有关的例句。拓展提高七、在课堂上组织一次茶话会,师生互谈知道的有关达芬奇的故事,体会达芬奇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的精神。 相关链接 1、多知一点500岁的蒙娜丽莎 微笑魅力依然迷人      2003年是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的500周年纪念,世界范围内又掀起了一阵蒙娜丽莎热。在《蒙娜丽莎》所在的法国,巴黎造币厂已经为“她”献上了一份贺礼———一套精美的金银纪念币,面值分别为20欧元和1.5欧元。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份属于全人

4、类的文化遗产,卢浮宫近日也有新的规定,禁止对《蒙娜丽莎》摄像,而以前,游客们一直允许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对卢浮宫内所有的艺术品摄影留念。此外,筹划已久的《蒙娜丽莎》的新居也将在明年启用,这幅名画将会悬挂在单独的展厅内接受艺术朝圣者的朝拜。      而在中国,有关方面表示希望借中法文化年之机,将这位世界最著名的女士邀请来中国。如能成行,这将是明年中国文化界的一大盛事。但由于法国政府在很早以前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已通过条约的形式限制其国内国宝级的艺术品出国展览,所以国人到时能否面对面地一睹《蒙娜丽

5、莎》的真容,尚是一个未知数。      500年,这个传奇始终生气勃勃       闭上眼睛,张开嘴唇,说出“蒙娜丽莎”这四个字,就会有那个微笑出现在你眼前。“魅力”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幅我们星球上最著名的肖像画,也许“魔力”才是一个更恰当的词汇。每年来到卢浮宫参观的五、六百万人中的大部分都会直奔德农馆悬挂《蒙娜丽莎》的展室,宫中的其他瑰宝相形之下都黯然无光。上个世纪后半期,《蒙娜丽莎》曾有过两次短短的出国之旅,结果在一、两周内她就征服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六十万美国人和二百万苏联人拜

6、倒在她的目光之下。      《蒙娜丽莎》的魔力所及还不止于此,在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角落里,我们都能看到她的踪影,不管是作为装饰,被用于商业宣传,还是衍生成了其他的文化产品。也许我们没看到过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早生成了一幅自己的《蒙娜丽莎》,同样的微笑、静谧,真伪莫辨。      追问这个传奇的源头,当然是500年前达·芬奇神乎其技的画功。在当时一众圣母和女神像中,一个衣着自然的世俗女子,束手微笑,神情泰然,所引起的震撼不亚于数百年后后现代艺术家给她添上的两撇小胡子。    

7、  然而,艺术上的成就能解释她在行内人和艺术爱好者中的声誉,却很难解释她如何获得街知巷闻的知名度。更何况,达·芬奇本人另有许多杰作,遑论那些艺术水准堪与其比肩的同世或后辈大师,为什么非典肆虐期间的中国人只给蒙娜丽莎加上了口罩,而无人念及大卫或者维纳斯呢?      维特根斯坦说,文化就是文化之外的总和。对我们的《蒙娜丽莎》来说也是如此,围绕画作的种种千古之谜以及她问世以来的曲折经历也许才是吸引大部分人注意的真正要素。500年,《蒙娜丽莎》美丽的脸庞上已经被遮上了一层隐约的面纱,有的时候,我们看到

8、的是面纱之后的真容,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文化之上的附属物。这些附属物,就像500年来积累在画像上的尘污一样,遮盖了达·芬奇创作画作时的真实颜色,但就像专家们对卢浮宫提出的建议一样,不要试图抹去这些尘污,不仅仅是因为可能损害画作,更是因为她现在的状貌才是我们心中的那个经典的形象,艺术不是考古,《蒙娜丽莎》不是文物,她始终生气勃勃。      ■ 回顾 史上最著名的失窃案      在《蒙娜丽莎》的传奇史上,1911年的失窃案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章,惊险不输《碟中谍》,曲折堪比《无间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