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研究概况及栽培技术

板蓝根研究概况及栽培技术

ID:864049

大小:76.0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9-21

板蓝根研究概况及栽培技术_第1页
板蓝根研究概况及栽培技术_第2页
板蓝根研究概况及栽培技术_第3页
板蓝根研究概况及栽培技术_第4页
板蓝根研究概况及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板蓝根研究概况及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板蓝根研究概况及栽培技术摘要:目的:了解板蓝根的药用研究概况;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掌握药用植物栽培要点。方法:查阅调研文献,归纳总结;实践栽培。结果:综述了板蓝根的药学研究概况,理解掌握了板蓝根栽培技术要点。关键词:板蓝根;药学研究;栽培.板蓝根为十字花科菘篮属植物菘蓝IsatisindlgoticaFort.的干燥根,为我国传统中药,曾以靛青根、蓝靛根、靛根等名称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经本草考证,认为爵床科植物马蓝Strobilanthescusia(Nees)Ktze.即《本草纲目》所载“板蓝”,是板蓝根的原植物之一,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肝、胃经。具有

2、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瘟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烂喉丹疹、疼腮、喉痹、疮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等病症[1-6]。板蓝根原产我国,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河南、广西、台湾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菘蓝为全国多数地区习惯应用,称为“北板蓝”;西南和华南地区习惯应用马蓝,称为“南板蓝”[2]。一、植物形态特征[14]1.1菘蓝二年生草本。主产河北、北京、黑龙江、河南、江苏、甘肃。主根深长,直径5~8毫米,外皮灰黄色。茎直立,高40~90厘米。叶互生;基生叶较大,具柄,叶片长圆状椭圆形;茎生叶长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在下部的叶较大,渐上渐小,长3.5~1

3、1厘米,宽0.5~3厘米,先端钝尖,基部箭形,半抱茎,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细锯齿。阔总状花序:花小,直径3~4毫米,无苞,花梗细长;花萼4,绿色;花瓣4,黄色,倒卵形;雄蕊6,4强;雌蕊1,长圆形。长角果长圆形,扁平翅状,具中肋。种子1枚。花期5月。果期6月。 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常为栽培。草大青与上种极相似,所不同者,本种的叶基部耳圆形,果实顶端钝圆而凹块,或全截形。花期5月。果期6月。1.2马蓝多年生草本,灌木状。茎直立,高达1米许,茎节显明,有钝棱。叶对生;叶柄长1-2厘米;叫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5~16厘米

4、,宽2.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浅锯齿。穗状花序顶生;苞片叶状,长1~2厘米,早落;萼5全裂,其中4裂线形,另1片较大;花冠漏斗形,淡紫色,5裂,裂片短阔;雄蕊4,2强,着生于花冠筒的上方;子房上位,花柱细长。蒴果,内含种子4枚。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二、生物学特性[1,14]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33-66厘米,根白色细长,圆柱形。第一年生根叶,当年入药,第二年5月份开花结种子,茎直立,多分枝,互生叶,根生叶大,有柄,长椭圆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小黄花,长圆形角果,扁平有翅

5、。适应性很强,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耐寒、喜温暖,怕涝,宜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    三、药学研究3.1化学成分研究[4,6]3.1.1有机酸类化合物:吡啶三羧酸,顺丁烯二酸,2-羟基-1,4-苯二甲酸。3.1.2生物碱类化合物3.1.2.1吲哚类生物碱:2,5-二羟基吲哚,2,3-二氢-4-羟基-2-氧-吲哚-3-乙腈,吲哚-3-乙腈-6-O-β-D-葡萄糖苷和(E)-二氧羟苄吲哚酮。3.1.2.2喹唑酮类生物碱:3-(2-hydroxyphenyl)-4(3H)-quinazolinone和isaindigotone。3.1.2.3其他类型生物碱:依靛蓝双酮。

6、3.1.3微量元素:K,Ca,Mg,Zn,Fe,Cu,Mn,Pb,Hg,Ce,Co,Ni,Cd和As,其中Ca,Mg,Zn,Fe含量较为丰富。3.1.4其他化学成分;板蓝根中还含(+)异落叶松树脂醇、5羟甲基糖醛和正丁基-β-D-吡喃型果糖。3.2药理作用研究[2-6]3.2.1杀菌抑菌作用板蓝根的抑菌有效成分为色胺酮和一些化学结构尚未阐明的吲哚类衍生物,板蓝根水浸液对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3.2.2抗肿瘤抗癌作用板蓝根的抗癌作用有效成分为靛玉红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其抗肿瘤活

7、性、毒性与其构效关系相关。靛玉红的羰基被肟基取代不能增强抗癌活性,但能增加化合物的溶解性,氮原子上的烷基取代不能改变其溶解度,但短链取代能增强其抗癌活性。增加靛玉红的溶解度可提高其在体内的吸收及治疗白血病的疗效,A3取代增加了化合物的脂溶性。采用MTT法测定板蓝根二酮B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卵巢癌A2780细胞的抑制作用,集落形成实验观察药物的诱导分化作用,PCR-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显示:板蓝根二酮可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及卵巢癌A2780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