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2课《诗两首》word教案

2017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2课《诗两首》word教案

ID:8602968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2

2017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2课《诗两首》word教案_第1页
2017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2课《诗两首》word教案_第2页
2017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2课《诗两首》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7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2课《诗两首》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2.诗两首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感情。2.学习《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要了解田间“街头诗”的节奏特点,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诗歌的战斗性和号召力。3.赏析《假如我们不去打仗》,领悟寓正于反的艺术手法。4.学习《军帽底下的眼睛》,理解诗人的写作思路,了解抗美援朝的历史,从而深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了解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2、体会诗歌的战斗性和号召力。集体备课个性设计(一)走近诗人田间(1916年—1985年),安徽省无为县人,著有诗集《未明集》《中国牧歌》、《给战斗者》、《抗战诗抄》等。《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作于

2、1938年,是田间抗战诗歌的代表作。田间的抗战诗篇大多属于鼓动诗,善于用精短有力的诗句来表现战斗激情,又常用诗句的前后重复来渲染豪迈的声势,在节奏上形成一种急促感,增强了鼓动性,闻一多因此而把田间称作“时代的鼓手”。(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是诗人田间20世纪30年代后期写就的一首街头诗。街头诗是抗战时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的短小精悍、紧密配合当时斗争,迅速发挥宣传作用的一种诗歌形式。也称传单诗、墙头诗。1938年8月7日,被当时在延安的诗人称为“街头诗运动日”。这一天,在延安的大街小巷,墙头和城墙上,张贴起街头诗。《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号召人们“不要让乡村

3、的一堵墙、路旁的一片岩石。白白地空着”,认为街头诗运动“是使诗歌服务抗战,创造大众诗歌的一条大道”(田间:《延安的街头诗运动》)。稍后,在一些抗日民主根据地,街头诗运动也渐次得到展开。写街头诗、传单诗比较活跃的作者有田间、邵子南、史轮等。田间从延安到晋察冀一直是街头诗运动的积极推动者。他这时期写的街头诗,像《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毛泽东同志》《义勇军》《呵,游击司令》《给饲养员》《我是庄稼汉》等。诗行简短,寓意深长,在朴素的诗句里,充满着火热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憎感情。当时,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对敌人疯狂侵略和残酷杀戮的嚣张

4、气焰,是投降还是反抗?田间的这首小诗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不奋起、不抗争、不战斗的严重后果。(三)朗读练习1.自由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及停顿,揣摩朗读技巧。2.着重体味“看,这是奴隶!”一句是谁讲的话,应该怎样读。最好加上动作和表情。明确:这是引用,出自敌人之口。应该用残暴、讥讽的语气来读,以激起听众的愤恨之情。(四)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畅谈读这首诗歌的感受。(五)内容探讨1.诗歌的标题是一个什么句子?有何作用?请根据语感和内容将其补充完整。明确:设问句。制造悬念,引发读者思考。“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会怎么样?”2.(1)“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5、会有怎样的结果?请用课文中的诗句来回答。明确:“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刺刀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2)这句话该怎样理解?明确:这是作者的假设,是虚写,虚中见实。“用刺刀杀”,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杀”已是鲜血淋淋的残忍;“用刺刀”更说明了敌人的残忍;“还”字意境更为冷酷;“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侵略者对我们民族尊严的践踏,对我们人格、国格的侮辱。(3)为什么敌人是指着“我们骨头”而不是“肉体”来说呢?明确:因为“骨头”指骨气,这不仅是对人格的侮辱,也是对人精神的侮辱。(4)“看,

6、这是奴隶!”是谁说的话?应该怎样读?明确:这是引用,出自敌人之口。应该用残暴、讥讽的语气来读,以激起听众的愤恨之情。(5)这首诗非常短,没有一句是正面劝说“我们”去打仗的,但却很能起鼓舞作用,这是为什么?明确:作者先从反面假设,“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引起人们认真地、严肃地思考。接着写出这一假设将产生的可怕结果,“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最后,作者又用漫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敌人凶恶的嘴脸和强盗相,“还要用刺刀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从而揭示了甘当奴隶的可悲之处,激励人们觉醒,鼓舞人们奋起抗战,有很强的战斗性和号召力。这首诗使人们在假想而又

7、现实的淋漓鲜血面前,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爱好和平,不愿做奴隶,就必须起来战斗,以革命的暴力反抗侵略者野蛮而惨无人道的暴力。闻一多先生评价这首诗“爆炸着生命的热与力”,使人悲愤,催人战斗。(六)小结目前,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正显出复活的苗头,一小撮反华分子“晋拜”靖国神社,企图否认历史,否认他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血腥罪行,田间的这首小诗难道不正是他们恶行滔天的如山铁证?只有建设我们的祖国,使她日益强大起来,才能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无论当时,还是现在,田间的这首小诗都如战斗的鼓点,警醒我们,催人进取!《军帽底下的眼睛》(一)走近胡昭这是缅怀诗人胡昭的一首诗,胡

8、昭,满族正白旗人。祖籍河北宝坻县,祖上是旗兵。生于吉林省舒兰县暖泉岗村。从19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