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95217
大小:6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2
《2014年语文人教版七下《土地的誓言》教案之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课土地的誓言》教案一、课文特点及意图: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本文的结构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构简单。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2、 二、教学建议目标:1、 指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梳理文章结构,感受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和独特的抒情方式。2、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精彩语句,揣摩语言并体味文章写作特色。3、 进一步感受爱国情感,并由此受到启发。过程:(一)音乐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创设情境。)战争是残酷的、是无情的,在战乱的年代里,许多人踏上了遥遥无期的离乡背井之路。但走得再远,我们也割舍不下对土地的这份深深眷恋,我们也永远铭记对土地许下的誓言,总有一天,我们会踏上重返的路途,为我们所深爱的土地。(二)检查预习1、 让学生自主展示交流、解说自己所找到的背
3、景资料,从而对时代背景有进一步的了解。(可以通过投影,电脑播放,讲述等多种方式进行。)2、 由时代背景联系到该背景下的人——作者。作者简介。3、由作者与背景联系到课文标题的理解。土地的誓言——被迫流亡远离家乡的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三)整体感知课文A、教师进行表情朗读(正音正字,学生感受文中充沛的感情。)B、个体审美 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来并说明理由。(先知道一定的朗读技巧,并明确该文应以情带言。)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比较后再读。(该环节以学生为主,随学生而流动。一方面让他们自己感受课文,理解句子;一方面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朗读、评价能力)C、师生共同梳理全文结构(
4、这一环节宜简不宜繁,教师略加点拨和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四)问题探究质疑A、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土地的誓言”?B、作者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C、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呢?D、有人说这篇文章中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娘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五)积累、品味 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得好,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找出来,读一读,学一学。(视教学情况而定,这一环节可作为课堂口头练习,也可作为课后作业,重在练笔,提高仿写能力。
5、)(六)作业布置1、描绘一下你的家乡,表达出你的情感,写一篇小短文2、课外推荐对比阅读秦牧的《土地》,谈谈心得、体会。方法: 这是一篇情感浓郁的散文,有着多种意象,更有着与意象息息相关的细腻而雄浑的情感,但却很难吸引目前还非常注重情节的初一学生。所以教学以“情感渲染+情感感受”为核心,将学生“带回”那个时代那种处境以产生共鸣,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