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导学案5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导学案5

ID:8588027

大小:7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2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导学案5_第1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导学案5_第2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导学案5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导学案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谈中国诗》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5编号:励志语言: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课题:谈中国诗时数(第周第2课时)班级:编写人:编写时间:审核人:审批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合作互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互动与展示   1、课文第1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2、 从文中找出作者幽默和睿智的比喻句,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

2、言)。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学习难点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自主研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目标与导入导入

3、:(略)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品味文章的语言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自学与诊断(2010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定林①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为

4、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声朗读并理解诗精讲与点拨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第三部分(第3至7段),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

5、求。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检测与评价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达标检测题检测与纠错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不超过25个字)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

6、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答案:学习西方,更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   解析:该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应锁定在“历史证明”到结尾,关键词语是“哲学思维传统”“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新哲学”,因此,概括主旨应落脚在“哲学思维传统

7、”上。【课堂检测】     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B.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C.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D.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解析:A项应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

8、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B.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