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

2013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

ID:8583125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2

2013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_第1页
2013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_第2页
2013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_第3页
2013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华师大版第2册第11课《割据与分立》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课割据与分立前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本特征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政治上,政权更迭频繁,战乱迭起,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矛盾交织。•经济上,江南经济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经济格局开始变化。•民族关系上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秦汉建立大一统帝国,为何三——五世纪中国再次陷入分裂局面?(探索与争鸣)(1)西周分封制的长期影响在汉代还未消亡;(2)地区差异造成的地方意识——南北方经济文化差异。(自然经济)(3)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东汉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掌握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自给自足的经济资源,与丧失控制力的统一王朝分庭抗

2、礼,形成分裂割据势力;(4)衰弱的中央政府丧失对地方的控制——东汉末年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角逐,皇权衰微;(5)周边少数民族迁入内地建立政权——五胡入主中原一、三国鼎立•(一)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膨胀,皇权衰弱,军阀割据混战。•看地图:曹操占据兖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占据江东、袁术占据扬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度占据辽东•军阀混战的影响:经济破坏,生灵涂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三国鼎立形成过程综述:•第一步:200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第二步:208年赤

3、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三步:曹丕、刘备、孙权各自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鼎立结束过程综述:(三家归晋)•曹魏灭蜀——西晋代曹魏——西晋灭吴,统一•1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条件(曹操的谋略):•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196年将汉献帝迎至许县,取得政治上的优势•2)广招天下真才实学之士(唯才是举)•经济上:实行屯田,努力发展辖区经济•军事上:200年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前三者加火烧粮仓是获胜原因)•2.赤壁之战:208年•(1)背景:•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曹操统一北方后,于•208年率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刘

4、,平定天下。•2)刘备、孙权联合抗曹•A刘备三顾茅庐,获诸葛亮辅佐。诸葛亮建议刘备谋取荆州、联吴抗曹,为刘备日后发展奠定基石。•B孙权在周瑜、鲁肃等人辅佐下,在江东发展。面对曹操南下局势,同意联合抗曹•(2)结果:A火烧赤壁,曹操北还,再也无力南下。•B刘备进占四川(益州)(趁机占据荆州大部取得了立足之地)•C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3)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3.三足鼎立的形成:•220年,魏——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汉——刘备成都,“蜀汉”•229年,吴——孙权建业(南京),“孙吴”•注意:三国两晋

5、南北朝重要特征:•政治——国家分裂,战乱频仍•经济——南方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加强(三)三足鼎立形成的原因•1.三分天下的原因•(1)直接原因:赤壁之战后三方实力趋于均衡,各个地区封建经济发展、•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2)主要原因:东汉皇权衰落,豪强势

6、力恶性膨胀,形成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其中三支力量脱颖而出,彼此实力趋于均衡。•(四)三足鼎立形成的评价(地位):•A三分天下是历史的进步:与汉末八方割据、连年混战相较,三足鼎峙的局面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人民的安居乐业更为有利。•B三分天下只是短暂的势力均衡,处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与西晋统一之间的过渡期,随着均势被打破,新的统一趋势必会随之出现。•原因:•1)三方发展不平衡:某方因各种有利因素而获得长足进展后,均势就会被打破,新的统一趋势随之出现,其后的三国归晋体现了这一趋势。•2)人民渴望统一:分裂割据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民心总是

7、渴望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下,避免战乱,获得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要求统一的呼声越来越强烈。•3)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了地区间的差异,为新的统一奠定基础。二、区域经济的发展(一)南北经济差异:1)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高于其他地方,东南闽、粤和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集聚区,社会经济较为落后。2)黄河流域处于经济重心。复习: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西周定都镐京,关中地区成为奴隶社会政治经济中心;秦和西汉定都关中,使其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发展。黄河流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

8、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东南沿海和西南山地。(二)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趋势):(1)夏商周秦汉——黄河流域处于经济重心。当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