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78957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2
《2012版语文版语文七上第4课《风筝》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风筝》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风筝》是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1月24日的一篇散文,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严厉的自责精神充塞在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二、学情分析: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由于时代久远,加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实际的局限,要初一的学生理解鲁
2、迅作品的反封建性是有较大困难的。三、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关于童年游戏心理的描写以及“我”因童年时曾对小兄弟进行精神虐杀而产生的懊悔和悲哀的情感的描写入手,逐渐把握文章的内涵。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2、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课文品读文中富含深意的句子,理解文章思想内涵3、教学方法:激趣。以一首短诗引入,同时让学生回忆《春》中相关语句,调动学生原
3、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在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教师对阅读的步骤、重点等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点拨。在学生小组讨论学习时遇到疑难处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评。4、学法指导:(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去解读文本。(2).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阅读、去感悟。(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这首
4、诗写了什么内容?(春天,孩子们放学后去放风筝的快乐场景)这让你想到了我们刚刚学过的《春》中的哪句话?(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是啊,早春时节正是孩子们争相到户外活动的时候,放飞美丽的风筝,也正是放飞了自己的好心情。可是,文学家鲁迅先生看到天上飞舞的风筝,却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风筝》来共同研读。(教师板书课题)(二)自学课文,把握内容1复述课文(请1至2名学生进行复述,教师适时进行纠正)2请仔细地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朗读、
5、自学5分钟师生交流:(要求学生走入文本,从具体语言中把握人物的性格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请)小兄弟可爱、体弱多病、喜欢放风筝、心灵手巧;而我粗暴、野蛮的阻止小兄弟放风筝教师问:我为什么不让小兄弟放风筝?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情感?我小时侯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不让他放是严格管束,是为弟弟有出息,多年之后发现这是错的很自责,而弟弟已经忘却了。体现了我对弟弟的手足之情。(三)自主提问、合作学习a) 请将课前小组未能疏通的句子、疑难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久经诀别的
6、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样理解?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什么?兄弟的忘却为什么使我“心只得沉重着”?怎样理解结尾的句子?(教师随机将学生的提问打在电脑屏幕上,如果提问较多允许学习小组至少讨论4个以上的问题)b) 小组讨论8分钟教师巡视辅导,与各学习小组交流c) 师生交流,逐一解决(不要求按顺序,对哪个问题有见解,就谈哪个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适时点拨)(四)探究主题本文的思想主题是多方面的,你对此有怎样的理解?(1)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情(2)深刻的自我反省(3)对像
7、小兄弟一样的人的不觉悟的感慨(学生未必面面俱到,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五)拓展及作业你喜欢哪种游戏?如果家长反对,你会怎么做?[](六)总结这篇文章思想深邃,我们既可以读出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情,也可以看到他接触了科学之后时时的反省自己,也可以品出他对“被虐杀者”不能自我醒悟的感慨。希望同学们也能在生活中善于观察,长于捕捉素材,勤于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板书设计:风筝鲁迅我:蛮横粗暴;内疚、歉意手足之情小兄弟:可爱爱玩;忘却深刻反省〔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对于鲁迅的文章,学
8、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分析领会,基本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并了解了本文在描写方法上的技巧。2.自主提问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本节课完全将提问权交给学生,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3.本节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