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ID:8566269

大小:20.6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1页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2页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3页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4页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者】曹新内容提要 本文研究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是从价值规律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开始的。指出,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是不能缺少“社会中心”,即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因为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性因素。作者还依据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和财政理论,结合我国现实论证,掌握货币流通规律和制定财政调控政策,对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也是极为重要的。作者曹新,1958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博士生。研究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有效

2、地抑制通货膨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只就马克思这一思想的主要方面作些探讨。  一、价值规律的宏观调控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既对微观经济有调控作用,也对宏观经济有调控功能,同时,它还是各种经济杠杆发挥调节作用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律的宏观调控作用,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作过这样的论述。他说:“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

3、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这是因为条件仍然是使用价值。但是,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末,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①马克思在这里讲了价值规律的两个作用:其一,价值规律的微观作用,它决定每个商品上只使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二,价值规律的宏观作用,它决定社会总劳动时间中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价值规律对宏观经济的制约作用。显然,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只讲价值规律的微观作用,不讲价

4、值规律的宏观作用,是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价值规律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重要的方面。第一,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各个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较多的收入,就必须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个别劳动量逐渐减少,直至等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在这里,价值规律直接表现为一个一个的商品生产者节约劳动的持续不断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是社会总劳动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过程。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则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不断达到平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推动了市场机制的运行,约束商品价格的变化,

5、使之既能反映商品价值的运动,又能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动,并适应于市场竞争的波动,从而形成为一个市场诸因素交互作用的运动过程。商品价值量决定于商品体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制约着价值的形成过程,市场机制的作用约束的商品价格变化,制约着价值的实现过程。价值的形成,最后是离不开价值的实现的。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的关系,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大体一致,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的作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要靠价格的变动来实现。这样,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同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就联系在一起了。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过程,也就是价格和价值关系不

6、断调整的过程。当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不平衡时,价格便会背离它的价值;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价格同价值就会达到一致。这正是价值规律的实现。②根据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律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调节作用的原理,在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除了充分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外,我们决不能忽视价格杠杆在促进供求平衡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作用。放开价格,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要建立对价格的调控体系,同时充分发挥价格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达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从而使人们对各种商品的有效需求都能得到满

7、足,同时又不造成资源的浪费。第二,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种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按照价格规律的客观要求,商品价值量的实现只有在适合社会需要的商品生产上所耗费的劳动量,才是决定价值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价值规律在社会总劳动按生产部门分配方面的调节作用,正是以社会必要劳动量及其所决定的价值为条件,通过增加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并减少社会不需要的商品的途径来实现的。当社会需要某种商品应使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大于社会生产该种商品耗费的劳动总量时,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引起价格高于价值而上涨,这样,有些商品生产者就会把生产要素转移到这个生产部门中来。反之,当社会需要某种商品应使用

8、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小于社会生产该种商品耗费的劳动总量时,市场上商品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