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6337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1
《杜月笙及蒋介石关系究竟如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杜月笙及蒋介石关系究竟如何? 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因“陆先生”、“王先生”、“二哥”分别对应杜月笙、黄金荣和张啸林,使上海青帮一下成为热议话题。在所有这些讨论中,青帮和当时政治的牵扯最惹人关注,亦最难说清杜月笙和蒋介石及国民政府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蜜月期”1927年2月,青帮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倒向北伐军,促使他们做此决定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孙传芳在江浙地区的统治已趋于崩溃,无力继续维持同青帮的合作;其次,中共领导下的上海工人运动愈演愈烈,严重威胁杜月笙等人利益。其后,青帮在“四一二”政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杜、黄、张三人获得蒋介石及国民政府信任,被一同任命
2、为北伐军总司令少将参议。这意味着,青帮在上海的特殊地位被新政权所承认6此时杜月笙已是上海青帮中最具权势者,他在得到国民政府的合法身份后,开始有意识地剥离黑社会身份,从事工商、金融等合法生意。杜月笙为跻身上海名流之列,和著名资本家虞洽卿、王晓籁等合作,积极参与对浙江水灾、陕西旱灾、东北水灾、长江水灾等各项灾害的赈济活动。如1931年-1932年水灾急赈会总共筹款261万元,其中杜月笙一人即募集、捐助53万元,超过总额1/5。曾任上海市长的吴铁城晚年回忆,杜对“地方各项建设,举凡公益、教育、慈善,无一不参预其事、亦无一不出钱出力”,评价极高杜月笙的救灾举动,也是在同法租界当局关系
3、恶化后,借机向国民政府示好的一种表现。当时内忧外患之下,南京方面的救灾能力极其有限,如1929年的赈灾费只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86%。杜月笙主持的上海救济活动,大大缓解了国民政府的救灾压力,蒋介石、汪精卫分别为其亲题“乐善好施”、“仁民爱物”的赠词。有了国民政府最高层的肯定,杜月笙在上海的声名、地位也水涨船高,1934年出任上海地方协会会长此后,在某种意义上,杜月笙成为国民政府和上海资本家之间的桥梁,并倾向于南京。西安事变爆发后,杜月笙率先和王晓籁、钱新之等联名,以上海地方协会、上海市商会名义,急电张学良,表示“愿赴陕以身为质”。蒋介石获释后,杜月笙又立即同王晓籁等人“入京晋
4、谒,慰问祝贺”,表现出鲜明立场竭尽所能助力抗战6在对日问题上,杜月笙态度坚决。1931年马占山起兵、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1936年绥远抗战、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杜月笙都出面组织后援会,筹集了大量物资。最重要的是,战争全面爆发后,杜月笙同戴笠合作,组织了“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成为忠义救国军的前身。战时出任上海市长的俞鸿钧后来回忆,“(杜)先生领导沪市各界民众,输财输物,慰劳前方将士,鼓舞军心。同时先生复纠合爱国志士组织别动队,扰乱敌军后方,使我军士气振奋,迭获胜利,而能固守淞沪三月之久者,先生之功绩不可灭也”上海沦陷后,“日寇多方诱惑,饵以市长,杜不为动,于是
5、杜氏抛弃他在沪之资产与心血结晶的一切事业”,南下香港,“把策动后方与沦陷区的反抗工作担负起来,他指挥上海的社会性地下工作挽救了不少上海士绅逃出虎口,免受敌人的利诱威胁,并组织青年,予以资助与鼓励,使赴后方参加抗战阵营”。居港期间,杜月笙以上海工作统一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身份,一面联络上海地下抗日活动,一面为大后方抢运物资。蒋介石甚至专门带话给杜月笙,说“上海的阵地是不能失的,以后请月笙先生多偏劳了”,可见当时国民政府对杜月笙的倚重日军攻陷香港前,杜月笙飞往重庆,继续为抗日出力。直至胜利前夕,杜月笙还“抱病与戴笠共效驱驰,东下吴越,策划在
6、敌后响应盟军反攻,指挥忠6义救国军作战,阻止日军败退扰沪。及闻日本投降始兼程回沪,为安抚上海地方而筹划、而效力”。这一时期,杜月笙同国民政府的关系较为单纯,一直竭尽所能地助力抗战日趋疏离,但并未反目成仇对于抗战结束后,杜月笙和国民政府的关系,流行的说法是,蒋介石及国民政府抛弃了有功的杜月笙,先是阻止其出任上海市参议会的参议长,迫使他“以本会任务重大,议长一席责任繁重,本人身体衰弱,不堪负荷”为由请辞;之后又对杜公开批判,导致他拒绝赴台,而寓居香港,直至去世这种说法和真实情况颇有差距首先,杜月笙其人并无政治野心。战争后期,杜的门客章士钊极力怂恿他以恒社为基础,组织新党,声称“我
7、章某人素来拥护杜先生,际兹胜利不远,国民党开放政权之际,正乃我辈组织政党,参与国是之机会,在座诸君均系追随杜先生有年者,如奉杜先生为领袖,相信此一政党之成立,必可造福于邦家”云云。对此建议,杜完全不为所动。杜月笙遗嘱中,说自己“余质朴无文,生平未尝参加实际政治”,也确属实情6其次,杜月笙患有较严重的哮喘病,当真无力承担议长工作。如青帮老人顾嘉棠回忆,杜在抗战时期时常往来于港、渝之间,“以操心危而惫患深,加以跋涉奔波,备尝艰辛,致患气喘之症”;与杜多有交往的学者王觉源说,“其早患有哮喘痼疾,先不惯于香港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