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59700
大小:3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1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2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例1:对李清照《如梦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1995年全国高考题)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措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感慨,层层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感伤情绪。【解析】这首词通过对风雨后的海棠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具有极
2、强的艺术感染力。A、B项是从语言角度来分析的,如果理解了这首词的意境,很容易就能肯定,从而也可以体会到李清照用语平常却优美动人的艺术特色。C项是对表达方式的分析,一、二句是一般的叙述,三、四句是一问一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设问和慨叹。整首词一层层地拓展和探入,把作者惜春怜花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所以C项分析正确。D项是对主题的分析,它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表达作者是对春光留恋的错别的伤感情绪。在抒情方式上,是借海棠的调零抒发自己的感情,是借景抒情,不是直抒胸臆。因此D项分析是错误的。例2:阅读下面
3、一首元曲,完成(1)—(2)题。(1996年全国高考题)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1)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解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
4、之作。全曲共五句,首句设问开卷,气势不凡。第二句写英雄曹操。苏武《前赤壁赋》里说他:“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战船)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洒酒于江,以示凭吊),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在这首小令中,诗人只用寥寥九个字,就写出了这个身经百战、力扫群雄、统一了中国北方,且又多情善感、文采斐然的英雄形象。第三句写英雄孙权。“紫盖黄旗”,指云气,古人附会为王者之气的象征。但诗人认为虚幻的王气不足凭信,东吴之所以能建立王业,是因为孙权、周瑜赤壁一战,借助东风,火烧了曹军的战船,遏制了曹操的攻势。第四句写英雄
5、诸葛亮。他胸怀奇才,隐居南阳,徐庶称之为卧龙。他的本愿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还是出山辅佐刘备。诗人用”惊起”两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由隐居到出山的转变过程。至于诸葛亮出山后的功绩,用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的概括最为确切完备。这里诗人化用其意。最后一句既紧承对诸葛亮的描写,又对魏、蜀、吴三方作了一个总结。由此看来,A‘B,C三个选项全对,解说错误的是D项。因为最后一句只是点明了三足鼎立的形势,并本指明三国中的英雄。(2)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
6、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仁的这一转变。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武《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解析】纵观全篇,诗人以大开大合之笔,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了他们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幕古贸、大展经纶的宏愿。感情基调雄
7、健高昂,有苏轼“大江东去”的遗风,而无“人生如梦”的感叹。备选答案A项是对小令结构的分析,B项是关键词语的理解,D项是对小令风格的鉴赏,全都正确。C项错在“比较”一词的运用,这首小令分层次并列地再现了三位英雄人物,并无比较手法的运用。例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1997年全国高考题)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来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
8、项是(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深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