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

ID:8556450

大小:4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01

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_第1页
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_第2页
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_第3页
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_第4页
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汉语言文学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范莉摘 要: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使用者认知能力的重视拓展了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同时也给翻译研究提出了有益的指导。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句法象似性原则的有效性及其在汉英语序上的不同体现,论证象似性原则在英汉翻译实践和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句法象似性语序英汉翻译一、研究背景(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语言学流派和研究思潮,其代表性人物有C.Fillmore

2、(1989)、G.Lakoff(1987)、R.W.Langacker(1987)、J.R.Taylor(1989)。认知语言学开创性地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能力作为核心元素引入到语言研究中,提出语言知识是一般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组成部分,语言行为和其它涉及推理、记忆、关注和学习的一般认知能力没有区别。认知语言学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意义的研究,所关注的课题主要涵盖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认知的共性、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征(如原型、隐喻)、语言结构的功能原则(如象似性)、语言应用的体验和语用背景等。(二)认知语言学的翻译

3、观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特征是对人的认知能力的重视,这在以其为理论框架的翻译研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译者的体验和认知是翻译的前提,重视原作者、原作品、译者、译作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语篇是翻译的单位,具有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命题发展的索引性,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主张译者从语篇的层次去理解原文的意义;针对其他学派的翻译理论与策略,提出补偿性原则;针对翻译中各要素的处理,提倡和谐性原则。王寅(2005)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概括简练而全面,即翻译具有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

4、语篇性、和谐性和翻译的两个世界(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翻译研究衔接,是翻译领域在实现理论性、解释性、可评性等方面的突破。国内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研究(蔡龙文,2010;董顺琪,2005;侯敏、张妙霞,2011;李弘、王寅,2005;王寅,2005;吴义诚,2000;肖建军、王志军,2000;张蓊荟,2006)、隐喻理论与翻译研究(陈道明,2002;陈振东、杨会军,2007;冯立新,2005;石英,2005;谭业升、葛锦荣,2005;肖坤学,2005;于艳红,2005)、关

5、联理论与翻译研究(李寅、罗选民,2004;廖冬芳,2007;孙桂英,2006;谢新云、戈玲玲,2008)、事件框架理论与翻译研究(刘宇红,2003)、图示理论与翻译研究(彭建武,2000;彭开明等,2006;肖辉等,2005)。二、句法象似性原则与英汉翻译中的语序问题(一)象似性的概念现代语言学关于象似性的研究可见Chafe(1970)、Haiman(1983,1985)、Croft(1990)、Givón(1979,1989,1995)、Simone(1994)、Landsberg(1995)等。“象似性”与

6、语言的“任意性”(arbitrary)相对,是指符号的形式与符号所指的实体特点之间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沈家煊,2002:175)。这种对应关系可体现在语音、形态、句法等各个层面。句法象似性就是指这种非任意性的、有理据的、基于规则的对应关系体现在人的概念系统与句法结构之间。(二)句法象似性原则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句法象似性是人的认知结构在语法使用中的具体体现,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来观察人的认知结构在语言使用、理解和翻译等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在已有文献所讨论过的多种象似性原则中,“时间顺序原则”“因果顺序原则”和

7、“背景先于前景的顺序原则”具有典型性,应用较广泛,因此下文的讨论将以它们为重点展开。1.时间顺序原则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Greenberg(1966:103)观察到,语言成分之间的排列顺序与身体体验和感知的顺序相同。当说话人叙述复杂事件时,语序和感知的相关性体现在叙述不同事件的先后时间顺序上。Givón(2001:35)也提到了这种事件发生顺序与报道顺序之间存在的平行性。戴浩一(1985:50)将时间顺序原则(theprincipleoftemporalsequence)定义为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顺序取决于它们

8、所表示的概念域中状态的时间顺序。这种句法象似性的经典例子是凯撒的名句:(1)Veni,vidi,vici.(我到,我见,我征服。)时间顺序原则的应用很广泛,但并不存在于所有的语言中。(Haiman,1980)就英汉语言而言,时间顺序原则在英语的使用远不及汉语。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并且在相关事件发生先后次序明晰的情况下,通常也无需使用时间连接词,因此语序在汉语表达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上有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