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50714
大小:231.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4-01
《缘起法之认识论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緣起法之認識論探究——以《阿含經》與唯識學派為中心——釋法照摘要:*本文非常感謝三位評審老師的肯定與寶貴意見,但仍有不足處冀盼未來有時間與能力繼續將其完成。世尊為讓眾生遠離生死繫縛,善巧地從緣起法的各各面向來闡述趨向解脫的方法。而「認識論」就是其中之一,佛陀從我們凡夫認識不清的虛妄性,來破除我們對事事萬物的執著。此篇探討的論題除了《阿含經》與唯識學派緣起思想下的認識論外,亦將兩者立場作一比較對照。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僅兩者在緣起法上有貫通的所在,就連緣起法面向之一的認識論亦有相連的軌跡,如此便可
2、確認初期佛教與大乘唯識思想是非常密切關聯。同時也可以看出認識論共同的精神,離不開佛陀欲以眾生離苦得樂的目的——認清所見萬法的真相。關鍵詞:緣起法、認識論、三事和合觸、唯識無境、所知三相29一、前言緣起法是修學佛法中最核心的所在,誠如世尊所說:「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雜阿含經》(CBETA,T02,no.99,p.85,b24-27)這是諸佛共通覺悟的真理,同時也是本來就存在的法則,並非佛陀創發
3、。佛陀不過是悟見這潛藏在生命底層的奧秘而闡發出來罷了。然而我們猶如沉迷生死大海的凡夫,無法直接體會緣起的深義,世尊為了進一步解釋,於是從緣起法的各各面向來闡述趨向解脫的方法。參印順法師所說:「佛法是緣起法門多方面的善巧說明。佛弟子,也沒有不從這裡得到悟證。或者以為佛說的法門很多,像蘊、處、界、諦……為什麼偏取緣起作中心呢?要知道,這些都是在說明緣起的某一部分,並不是離開緣起另有建立。」《唯識學探源》pp.7~8。而「認識論」就是其中之一,佛陀從我們凡夫認識不清的虛妄性,來破除我們對事事萬物的執著
4、。此篇欲探討的論題除了《阿含經》與唯識學派緣起思想下的認識論外,亦將兩者立場作一比較對照,誠如印順導師所言:「大乘『中觀』與『瑜伽』的深義,都可以從本經而發見其淵源。」見印順法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p.a1。又曾說過:「『四阿含』所開示的法門,好像是很多,但自有一貫的核心,這便是緣起。……不但《阿含經》如此,大乘經論的精髓,也還是以緣起為宗本的。」《唯識學探源》pp.4~8。第一句引言所說的本經指的就是《阿含經》,而後說到從初期佛教貫通到大乘佛教的思想就是「緣起法」。因此,筆者對本文的鋪陳架構首
5、先探討《阿含經》中,認識論如何成為緣起法的面向之一,而其內涵有哪些重點。瞭解完緣起法的認識論後,進一步再去研究同為一貫思想的唯識學派其認識論的發展情形。最後則是將兩者的認識論作一比較。二、《阿含經》之認識論如前言所說,認識論離不開緣起法來談,但是從什麼面向切入呢?其實就是緣起法的「識、名色、六入、觸」四支,參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佛理研究》pp.44~46、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pp.16~21、山本啟量《原始佛教の哲學》p.151。於後將會引據經文的內容說明。除此外還延伸探討三個主題,將《阿
6、含經》認識論的內涵作較完整介紹。第一個主題是研究六根與六識的運作關係。第二主題是瞭解經中對名色的定義,並探討如何構成識的所緣境。最後主題則是瞭解如何從這認識論中由迷轉悟。1、緣起法的認識論提及認識論,經中幾乎以「六根」為中心開展來談。如《雜阿含經》卷八,188~299經;《雜阿含經》卷九,230~255經;《雜阿含經》卷十一,273~282經;《雜阿含經》卷十三,304~342經。《雜阿含經》卷四十三,1164~1177經。相應部《S35,1》~《S35,207》。見楊郁文老師《阿含要略》p.2
7、87。29簡單舉《雜阿含經》明顯的一段經文來解說認識作用的原理: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雜阿含經》(CBETA,T02,no.99,p.87,c26-27)依經的解釋是眼根對色塵,能夠生起眼識。色塵為認識的對象,眼根攝取色塵的影像,生起主觀的認識作用。對於認識論的「識」,單指「生起的認識作用」,還是認為有本體的「識體」,水野弘元先生認為從《六六法經》看出兩者皆有可能性,並說到十二緣起中的識應該是心的主體之意,而印順法師則當識體來談,並舉《雜阿含經》:「內有此識身,外有名
8、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來證成,另外宇井伯壽先生也認為兩者皆有,並將「生起的認識作用」以「知」來定義並說明是被動(受動)生起的六識,而「識體」以「意志」來定義並說明是主動(能動)生起的,是統一的識。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將此識當作識體而生起認識作用來說明。見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佛理研究》pp.386~391;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第二,pp.281~282;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pp.20~21。眼根、色塵、眼識這三者的和合就引起了觸。觸是因為眼識的活動,讓客觀的色塵反映到眼根來並確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