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高二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ID:8541889

大小: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31

高二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1页
高二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2页
高二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3页
高二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4页
高二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基础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需要长期坚持市场经济体制。【重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

2、历史意义,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特征难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与宏观调控【教学方法】本课内容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按照新课改精神,多向学生提供新的情景和材料,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讲授新课】【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十年文革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文革结束了,但是对

3、文革后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探索,还要经过一个复杂和艰苦的过程。本节我们将一起来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难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届三中全会1、背景:(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的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2)1978年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它的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

4、的错误。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目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性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时间、地点:1978、12北京3、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3)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

5、建设为中心。(4)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5、如何理解转折:(1)彻底结束了文革左倾错误的束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2)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4)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背景内容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第二次在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第三次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

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巨变结果任务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展开二、经济体制改革:1、概念:(1)前提: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2)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3)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4

7、)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美和发展2、表现:从农村到城市第一,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昔日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今日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前首是安徽凤阳人在文革期间所唱的花鼓词,后者是20世纪80年代凤阳人所编的花鼓词。这两首花鼓词充分反映了安徽小岗村由昔日的贫困落后变为现在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状况。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在安徽省政府鼓励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