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届高考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ID:24740745

大小:19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16

届高考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1页
届高考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2页
届高考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3页
届高考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4页
届高考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二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考点清单】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2.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历史意义,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特征3.分析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与宏观调控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知识梳

2、理】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目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性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意义:为十一届

3、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3)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4)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二、经济体制改革(一)农村:1.原因: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

4、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2.措施(1)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A初步实行: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

5、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朱元璋故乡>小岗村)B普遍实行: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行政机构的改变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影响: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6、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过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直接鼓舞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二)城市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3.内容(采取的措施)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②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7、发展。③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三)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必要性①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A.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B.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可能性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

8、发展(物质基础)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2.过程(1)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邓小平在关键时刻,排除阻力,把握方向。先后到南方几个改革开放较成功的省份视察,围绕着社会主义的本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