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34460
大小:9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31
《苏家堡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闸墩大模板施工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家堡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闸墩大模板施工方法〔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苏家堡水利枢纽闸墩大模板结构安装、分期浇筑等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水资讯网%O$`zx$vi/ol/}&e水资讯网1T-x]9k1NDS〔关键词〕苏家堡枢纽;闸墩;大模板水资讯网CP:HNMhwWR9m水资讯网W+I^D:r.C'Y,f中图分类号:TV54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088(2012)05-0045-02水资讯网m0D+]$p9TJm~h-XQ]1BY0T01苏家堡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概况1^hIz{-I0水资讯网u
2、?"~!VKy通辽市苏家堡水利枢纽位于通辽市开鲁县境内,辽河干流(即西辽河)中游起始点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口海流吐下游3.8km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20°47'32″,北纬43°27'30″,是辽河干流中游第一座拦河水利枢纽工程。它与老哈河上的红山水库、西拉木伦河上的台河口枢纽及西辽河防洪体系联合调度,共同分洪、用洪,保护下游通辽市城区及30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6条铁路,111线、303线、304线3条国道,同时,保护通辽发电总厂及11.86万hm2农田的防洪安全,该枢纽还直接担负着3.53万hm2农田的灌溉任务,作用显著。-F;O
3、^}Z0(Yk1A~y5R+_,$t8~0苏家堡水利枢纽原名“西辽河引水枢纽”,该工程于1967年开工建设,1969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工程规模属大(2)型拦河水工建筑物,工程等别为II等,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按100年一遇考虑。闸上设计洪峰流量为2850m3/s,超此标准采用非常措施解决。4{;s7r:~'s*w0水资讯网,r*Y0s9~mL苏家堡水利枢纽建筑物由拦河闸、南岸进水闸,北岸进水闸,上、下游导流堤,库区围堤及上游连接闸室的翼墙、房屋建筑等组成。枢纽的拦河闸、南岸进水闸、北岸进水闸均为钢筋混凝土大底板结构。
4、孟公涵洞为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上、下游导流堤,库区围堤为壤土填筑,内坡护砌。上游连接闸室的翼墙为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中控室、启闭机房为砖石结构建筑物。水资讯网QF[w*GHA水资讯网G[IZ1EtU-R"gZ2闸墩结构形式e4yOG'by0水资讯网lk]rA拦河闸闸室共28孔,中墩21个厚0.8m,缝墩6个厚1.2m,中间用2cm沥青杉板分缝,边墩2个厚0.8m。南岸进水闸闸室共6孔,中墩4个厚0.8m,缝墩1个厚1.2m,中间用2cm沥青杉板分缝,边墩2个厚0.7m。北岸进水闸闸室共4孔,中
5、墩3个厚0.8m,边墩2个厚0.7m。为了保证闸墩混凝土外观质量,闸墩墩身、墩头均采用定制定型大块钢模板。由于闸墩结构尺寸高底不一致,为了避免闸墩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的侧压力大小不一而发生模板变形,确保混凝土浇筑对模板的侧压力均匀,在设计闸墩模板时按三期进行混凝土浇筑。一期浇筑闸坎高程以下部位,二期浇筑交通桥以下混凝土,三期浇筑交通桥以上部分。水资讯网i:a/K2}(P;
6、B2Lg(~03模板安装.Akf!o2NmX"!{0)O"r.v?Tcj5E*D03.1闸墩一期模板安装{T?;l*v*d3a4q0水资讯网b.
7、Ii8_`一期模板安装前,由测量人员对闸墩轮廓位置及二期模板底部加固螺栓预埋管进行精确测量放线,由专业人员对二期模板底部加固螺栓预埋钢管(内径36mm)进行安装加固,闸墩一期模板安装,见图1。按照闸墩轮廓焊好模板顶筋后,先安装2号模板,用汽车吊初步将两块2号模板就位后,由木工施工精确对点就位,必须保证墩尾圆弧切点位置精准后进行2号板模板加固,2号模板上下均采用Φ18对拉螺栓进行加固。2号模板加固后进行1号模板安装,1号模板上下均采用Φ16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最后,进行墩尾圆弧模3号模板安装,3号圆弧模板上下均采用Φ18对拉螺栓进行加固。闸墩一期
8、模板安装校正后,由质检员及现场施工员跟踪检验模板位置、结构尺寸、垂直度,报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一期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应严防与二期混凝土结合不好的现象发生。水资讯网?M {-g.S水资讯网AQML'P:~0h水资讯网'~{6S)f/TP水资讯网Yr&VI`K'X1?,GZ图1闸墩一期模板安装水资讯网(a&L3@An:Eb"@K^s&M^~$^rb03.2闸墩二期模板安装*A?Z7x'k^/p0']1K7J.W#oq0闸墩二期混凝土浇筑到交通桥下位置,二期模板安装前必须完成闸门侧轨安装。侧轨安装:底板混
9、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40%后,进行侧轨的安装,根据施工现场要求,将每一闸墩两侧的两根侧轨在厂内加固成为一个组合件,两个侧轨间沿高度方向做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