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欣赏课程论文

传统艺术欣赏课程论文

ID:8528175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31

传统艺术欣赏课程论文_第1页
传统艺术欣赏课程论文_第2页
传统艺术欣赏课程论文_第3页
传统艺术欣赏课程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传统艺术欣赏课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中国传统美术欣赏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由“高跷走兽”折射出的中国民俗的流失问题学院:深圳旅游学院学系: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方向)课程名称:中国近传统艺术欣赏学生姓名:由“高跷走兽”折射出的中国民俗的流失问题[摘要]在中国,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非营利性民俗活动被渐渐遗忘,而高跷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民俗,曾广泛活跃于中国北方众多地区,但时间的流逝使得更为注重经济生活的人们开始忽视这样的传统民俗,以山西省的高跷走兽为典型代表——辉煌一时的民俗风情如今只能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头度日。[关键词]中国民俗风情;高跷;高跷走兽;传统保存[正

2、文]高跷,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民情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我国北方众多地区流传了数百年之久。从豫西到辽南,从山东到山西,踩高跷表演一直都是人们庆祝正月十五不可缺少的方式。“高跷,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引自百度百科“高跷”)。而高跷走兽则是高跷的一种特殊表演形式,“它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高跷表演者脚绑木跷,腰缚兽皮,前系兽头,上身扮演与之相应的人物,组成一组造型,在乐锣鼓声中边舞边前进”(引自百度百科“高跷走兽”)。其中以山西省稷山县和右玉县保存最为

3、完整和典型。追溯高跷的历史,最早可回归到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有学者认为高跷最原始的来源就是文明对于鹤的图腾崇拜。同时,更多的学者认为,高跷是对古代居民踩跷打渔形象的再现,让人觉得有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而高跷走兽,其历史根源已无法具体考证,但在清朝雍正初年已经十分盛行,距今已有三百余年。高跷走兽这一民间舞蹈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同时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高跷走兽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走兽内容,以下是几种最具代表性的走兽内容:(以

4、下六点内容整理引自《山西民俗详记》)1、“貅狼”是古时的一种猛兽,生活在北方大森林中。相传在晋朝时,番邦向中原大国晋国进献了一头貅狼,其目的是向晋国示威,他们提出如果晋国有人能征服了貅狼,他们就甘愿俯首称臣,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要是没有人能够征服此兽,他们就要攻打晋国。最后此兽被晋国大将齐化须消灭,番邦的企图没有得逞。2、“独角兽”也是生活在北方大森林里的一种猛兽,据说它吃铁如泥,且能腾云驾雾。在春秋时期,晋国大将孟明和他的母亲去寻找失散多年的父亲百里溪。在寻找途中,路过龙门上水坪村时盘缠用尽。这时看见路边贴一榜文,上说该地有一员外的小姐被怪物所缠,愿出资寻人降妖除怪。孟

5、明正为生计发愁,他毅然撕榜要求降妖,只见他口念法术、手执宝刀降服了独角兽,解救了那位员外小姐。之后,孟明和母亲骑上独角兽风驰电掣般赶到西安城找到了父亲百里溪。3、“麒麟”是古代传说中像鹿一样的动物,凤毛麟角,是属于非常罕见而珍贵的动物。这是根据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流传制作的,骑在麒麟背上的是纣王驾下大臣太师文仲。4、“梅花鹿”是流传于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一种温顺的兽,它是燃灯道人的坐骑。燃灯道人是禅教教主元始天尊的徒弟,是帮助姜子牙伐纣王的助手。5、“黑狸虎”也是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动物,它是纣王驾下的兵马大元帅赵公明的坐骑。6、“貘”是一种凶猛的野兽,

6、背部灰白色,头、肩、腹、四肢都为黑色,尾巴短鼻子长,生活在热带。据传春秋时期,晋国晋献公的太子重耳被丽姬所害,流放国外。重耳和他的近臣介子推、卫丑、胡彦等在各国到处流浪,在某国遇到了貘,它伤人伤畜。卫丑想为民除害,与它斗智斗勇,但这只貘凶猛无比。卫丑跳上貘身,把它的脖子紧紧抱住,越抱越紧,不管貘怎样狂奔至死不放,最后以力量制服了貘。每一个走兽的内容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典型代表,其中大部分的形象都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寓言或者民间故事当中,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历史沉淀。时下,高跷走兽这一民间舞蹈活动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和传承。虽然在2006年5月

7、20日,高跷走兽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今年正月,我陪同外公回到山西老家探亲,听当地老人们讲起高跷走兽,就被他的奇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所吸引,于是在十五那天特意到山西阳城县希望能够一饱眼福,但看到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稀稀拉拉的队伍,整个踩跷队伍里最年轻的也有30好几,全然没有我想象当中的那番壮观场面。后来,和当地人打听过了才知道,虽然高跷走兽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并没有改变年青一代对老传统不感兴趣,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耗费精力的之举的想法。一位老乡叹气的告诉我说,虽说是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