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

ID:8483668

大小:18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29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座位号甘肃省临夏河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出卷人:审核人: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阅读题 39共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中华文化精神袁行霈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人文”这个词语起源很早,《易•贲卦•彖辞》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将人文与天文置于对等的地位,可见对人文的重视程度。概括地说,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2、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人的尊崇。《老子》把人和道、天、地并列,称之为四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记载孔子的话:“天地之性,人为贵。”(《圣治》)认为人在天地所生的万物之中最为尊贵。《左传》里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并说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力于神的事。《左传》里又有这样的话:“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连上天也要顺从人的愿望。中国虽然也有宗教和神学。但宗教、神学从没有取得无上权威的地位。中国没有国教,没有教皇,更没有宗教裁判所。中国的文学艺术虽然和宗

3、教有关,但宗教的题材远不如欧洲那么盛行和重要。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非凡贡献的人。孔子、李冰父子、司马迁等,都有祭祀他们的庙宇。所以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人文精神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就是

4、圣贤。例如孔子被称为圣人;他的三千弟子当中有七十二位最好的,被称为贤人。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中华文化中十分可贵的内容。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至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中国有句古话:“敬业乐群。”“乐群”这两个字很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特点。荀子阐发孟子的人伦说,提出“群居和

5、一”之道,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他认为人能从事有秩序的伦理生活,所以才能驾驭自然物,个体也就得以生存和发展,因而维系群体利益就成为一种美德。9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的本义就是声音相应,也就是声音的和,引申为和谐、和平、和畅、中和、融合、祥和等意义。《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以“致中和”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说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的和谐,“文质彬彬”,才称得上君子。“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1.下列表述,不属于对“中华文化”特点的理解的一项是(   )A.中华文

6、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B.“乐群”这两个字很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特点。C.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D.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人的尊崇,一是对人的规范提高。B.孔子的《孝经》中写道:“天地之性,人为贵。”认为人在天地所生的万物之中最为尊贵。C.因为中国没有国教、没有教皇、更没有宗教裁判所,所以宗教和神学在中国没有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D.孟子认为,人类维系群体利益后,才能驾驭自然物,个

7、体得以生存和发展。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追求完美人格的表现。B.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尚和这种文化精神。C.清明被定为法定节日的主要根据是中华文化崇拜祖先、注重祭祖。D.在今天的竞争时代,“和”的精神体现为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通过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达到“和”的境地。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

8、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日:“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日:“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