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ID:8449863

大小:5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3-28

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_第1页
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_第2页
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_第3页
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_第4页
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一、摘要: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高校后勤企业的理论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后,总结出高校后勤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和人才缺乏是高校后勤企业难以走向社会化、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主要因素。后勤企业要能在今后的社会化竞争中立足、生存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是面临的重要课题,最后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与高校后勤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将增强后勤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效益,保障高校后勤企业向社会化方向改革的顺利进行。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高校后勤企业二、研究的意义我国高校后

2、勤企业正处于社会化、专业化改革最重要、最艰辛和最关键的实施阶段,即企业化运作与发展阶段。高校后勤企业在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既要坚持面向大学生服务的公益性的原则,不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又要坚持教育办学的有效性原则,为教学科研提供有效的后勤保障服务的基本原则。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人力资源是高校后勤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高校后勤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后勤企业要向社会化方向转型,就必须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遵循人力资源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科学分类管理,加强高校后勤的人力资源管理,是

3、贯彻落实深化高校后勤企业化改革的基础。对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下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国内外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一)国内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的历史及情况:14从1999年以政府为主导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到现阶段各地各校深层次的改革,全国高校后勤人事制度改革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还处于各自摸索,多种模式并存的现象。社会化改革以前,高校后勤企业的人事、资产、经营等都隶属学校管理,统管统分模式下,后勤所有工作完全依赖于学校,再加上众多历史性原因,后勤职工队伍的建设始终滞后于学校发展的整体

4、步伐。就后勤人力资源的构成来说,职工大多是教工亲属、拆迁户农民、部队转业人员以及学校改革分流的部分人员,年龄结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职工中不思进取,吃“大锅饭”的旧体制观念根深蒂固,与当前市场经济下后勤企业社会化发展思维不能适应。同时,社会化改革过程中长期潜伏的深层次矛盾逐步凸现,其问题表现在:1、高校后勤企业化是高校内的局部改革,“一样人,两样待遇”,校内不公平待遇影响后勤群体对改革的认同和接受;2、后勤企业“老人”身份并未真正转换,同工不同酬现象仍然存在;3、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启动,后勤企业以国有资

5、产注册,类似国企,用工制度管理仍采用国有企业的办法;4、“公益性”服务成本由谁承担等问题长期困扰后勤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员工成本核算体系。导致责、权、利不对等;这些情况都阻碍后勤企业社会化的改革进程。就全国高校而言,后勤管理向社会化、企业化发展的深入推进仍面临困难。解决当前高校后勤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化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改革,就是要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规范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后勤事业的持续、稳步发展,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为国家财政减支增效作贡献。(二)、国外高校后勤企业的历史及状况:1、

6、国外后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1)制定后勤各部门及各岗位职责。所有部门、负责人、岗位职责都上网公布,领导与员工必须按章办事。(2)员工的招聘和录用。招聘录用新教职员工均采用刊登招聘广告和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聘。(3)负责薪酬发放。职式的工资标准,均来自于政府或议会的文件。(4)对员工实施奖惩、解聘等考核。2、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的三种模式14(1)学校直接经营型。以英、美等国为代表的高校设有专门的后勤事务管理机构,校方直接参与后勤事务的运作。学生宿舍、餐饮在专门后勤机构的直接参与下,或以学校直接举办为主,或以吸

7、纳社会上第三产业到学校举办为主,或两者兼而有之,各校根据各自的历史特点、具体情况、经济状况以及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采取适合本校情况的后勤服务模式。(2)专门机构经营型。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程度高,学生后勤事务全部由一个专门提供学生服务的机构—>大学事务中心来承担。中心负责对大学生的住宿、用餐等社会化管理与服务,高校原则上只负责教学、科研及相关事宜的管理。(3)高校与专门机构共同经营型。以日本为代表,是采取学校与社会有关机构共同经营的模式。学校后勤管理实行议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事务局统一管理的方式。国外高校后勤企

8、业管理规范:在运作机制上,基本都是依靠市场的动力来驱动;在用人机制上,实行聘任制;在经营机制上,多采用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模式。四、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2000年1月,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