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知音论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知音论

ID:8443772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28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知音论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知音论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知音论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知音论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知音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知音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知音论朱志荣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尽管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超乎作家意外的神奇效果,谭献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录叙》。也是精到之见,但读者与作者通过作品在心灵深处的沟通与共鸣,依然是优秀作品的最佳效果。文学创作的重要目的,是在向读者倾诉,是在期待知音,寻求共鸣。而文学欣赏的重要目的,是在审美的享受中,从作品中寻求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能使读者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并且超越时空的界限,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欣赏活动中的个性差异,也是奠定在读者与作者心灵共通性的基础上的。一欣赏是一种具有普遍

2、意义的心灵感应,文学作品的魅力应当具有普遍有效性。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其有相对广泛的知音和深远的影响力。作家所寻觅的知音,应当具有广泛的意义。共同的身心基础,共同的趣味和价值尺度,乃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获得共鸣的必要前提。而所谓知音,是以具体的文学作品来检验的。作品的文本,乃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交流的基本依据。在《文心雕龙·知音》的开篇,刘勰就引述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来说明知音的千载难遇。刘勰这样做,既是针砭当时的恶劣的学风,如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等,又是他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的宣泄。但从文学艺术鉴赏的规律上讲,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3、它起码混淆了人生的知音和作品的知音之间的区别。对于人生来说,知音也许是终身难得的,但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其知音必须具有普遍有效性。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典故,用来说明人生的知音难得是可以的,而作为对文学艺术鉴赏知音的描述,是不恰切的,是违背文学艺术的审美规律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共鸣可以有多层次、多侧面的一面,但当作品只有一个知音的时候,就失去了它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价值了。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又说:“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了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既然目了、心敏,便可分、可达,何有知音难逢、“千载其一”的慨叹呢?可见刘勰自己在共鸣问题上也是有矛

4、盾的。作家创作的目的就在于寻觅知音,获得共鸣。唐代的刘叉在《作诗》中曾说:“作诗无知音,作不如不作;未逢赓载人,此道终寂寞。”广大的读者在一定的层面上能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作者才能意有所归。读者作为作者的知音,两者之间是以共同的心意状态,共同的身心基础,乃至在一定程度上相通的文化背景为前提的。《孟子·告子上》:“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这是在以生理感官机制及其感受的相同相似,推断心理的相同相似。后来南宋陆九渊所谓“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与李宰二

5、》)、所谓天下圣人“同此心,同此理”(《杂说》),也同样可以说明,文学艺术在审美的意义上是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作家生命的延伸,作为作家性情的外化形式,体现着作家的身心节奏,以特定的方式表达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读者从中获得共鸣,在很大程度上说,便是与作家的共鸣。同时,同时代的作家与读者常常是既往的文学作品和阅读经验共同造就起来的,这种相似的文化背景也使得他们在文学交流活动中有更多的相同点。《孟子·万章上》的“以意逆志”,也是奠定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基础上的。赵岐的《孟子注疏》对此解说为:“人情不远,以己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6志、意为一

6、,以自己志意迎取作品的志意,进而推求到作者的志意,而不是拘泥于一字一意,乃至因文害意。正是由于人的感受能力和情理的共通性,作品的鉴赏知音才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间隔,从千秋以前的古人作品和万里之外的洋人作品中获得共鸣。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说:“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读者观文可见作者的心灵,无论作者是否为人们所熟稔。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在谈到文学选本时说:“今观昔人所选,虽互有得失,至其尽善极美,则所谓凤凰芝草,人人皆以为瑞,阅数千百年几千万人而莫有异议焉。”文学选本的经典性,是由于选者作为作者的知音,也作为读者的知音,选择了那些必然能够普遍引起共鸣的

7、作品,因而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为后人所接受。与创作相比,鉴赏活动为已经形成文字的作品所固定,因而相对较少发挥的余地。这是读者之间对作品产生共鸣的重要依据。由于不同的读者在体验视角、感受方式,乃至情感活动和想象力的活动等方面,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受着作者在作品中给定的意象的限制。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凡例》说:“读诗者心平气和,涵泳浸渍,则意味自出;不宜自立意见,勉强求合也。”即要涤荡心胸,“湛怀息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摈除私心杂念和成见,以虚静的心态去体验作品,方能体会到作品中作者真切的感受,因而能引起共鸣。二优秀文学作品所引起的感动,是一种情投意合和心心相

8、印。北齐的刘昼《刘子·正赏》说:“赏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