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0申论考试热点

吉林省2010申论考试热点

ID:8403947

大小:76.7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3-23

吉林省2010申论考试热点_第1页
吉林省2010申论考试热点_第2页
吉林省2010申论考试热点_第3页
吉林省2010申论考试热点_第4页
吉林省2010申论考试热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0申论考试热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构建和谐网络环境By公务员考试在线·2010年02月28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能够尽量发挥其积极效用,避免其消极影响的发生,让它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文化创新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加强网络管理,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显得尤为迫切。  一是运用法律法规对网络文化进行管理。由于互联网的信息交流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和高速流动的特点,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身份验证机制,一方面使得网络犯罪变得更为容易,另一方面使得控制网络犯罪有相当大的困难。没有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依法管理的有效性,就没有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加强立法已成为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当

2、务之急。如通过法律制裁网络犯罪者来防范新的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和隐私权来迫使人们遵守相应的规则,依法行使权利,积极承担相应的义务。根据实践的需要,应当把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共同合理原则上升为法律,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在新的环境中形成的规则和惯例上升为法律。  二是加强网民素质教育,弘扬时代主旋律。培养和提高网民对有害信息的自觉抵制意识和能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网络思想阵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各种方式加强对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是非判断力和敏锐性;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伦理教育。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伦理教育,促使人们自

3、觉地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不断建立和巩固网上社会主义思想阵地。很多网络用户是未成年人,其思想尚不成熟,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尚不明确,一些人出于好奇心而在网络上浏览垃圾信息,有的甚至采取具有危害性的行为。因此,要普及网络法律教育及网络道德教育,使网络用户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引导网络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是运用技术手段提高网络文化管理水平。技术的发展在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技术既有可能给网络文化带来某种威胁,也有可能运用它来消除这种威胁。比如,由于互联网的分散管理结构体系,任何人和机构都可以独自在网络上随意发布信息,结果可能使

4、不良信息充斥整个网络,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反而难以发现和利用。但是网格这一技术的出现使这些被人们所诟病的“信息孤岛”、“信息垃圾”等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技术在防范网络文化的偏向问题上必然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不仅是网络文化的缘起,也是各种网络文化安全管理模式的保障。  和谐的网络环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扎实推进,互联网就一定能够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  能源、水、

5、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我国正面临着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  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力求在重点环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要尽快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6、,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第一,应当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结构升级,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第二,应当经过努力,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第三,应当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这是摆脱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源的根本出路,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产生,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大对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和应用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

7、术、节水及污水处理回用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各类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企业清洁生产技术、企业间产业生态链的集成技术,推进技术开发成果的产业化,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力度。  (4)建立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建立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新建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不得施工、验收备案、销售和使用。  (5)政府机构带头节约。各级政府机构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贯穿于日常公务活动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