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师招聘考试题

2012教师招聘考试题

ID:8403734

大小:5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23

2012教师招聘考试题_第1页
2012教师招聘考试题_第2页
2012教师招聘考试题_第3页
2012教师招聘考试题_第4页
2012教师招聘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教师招聘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共基础知识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2、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3、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5、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6、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7、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8、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9、中国的科举

2、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10、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11、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12、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就是(教育目的)1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14、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洛克。白板说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15、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16、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17、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3、知)是基础,(行)是关键。18、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9、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反映了德育的:疏导原则。21。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目标管理方式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22、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行的情境或问题中做(两难问题)。23、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4、。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24、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25、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26、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27、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28、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y:f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29、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30、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1、德

5、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32、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33、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34、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35、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36、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刑·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3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新

6、课程1、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

7、管理。2、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3、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4、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

8、、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5、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